“深圳首推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向全球招商,希望国内外更多优质制造业企业来深投资兴业,成为深圳未来的产业新标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11月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将量质并举保障产业发展空间,精准施策培育壮大新动能。
深圳非常重视制造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圳工业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崛起的奇迹,涌现华为、中兴、富士康、比亚迪、大疆等大批龙头企业。过去两年,深圳工业增加值连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成为国内制造业第一市。
“量质并举保障产业空间。”这位负责人表示,深圳加大工业区块线管控力度,出台了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划定27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规范工业区块线划定后的管理,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同时,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推动老旧工业区整合改造提升和提质增效,提升园区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园区产业层次,打造现代化的高端园区。
用心用情做好企业服务。这位负责人说,2008年以来,深圳已建立市区联动的企业服务机制,组织开展市区两级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活动,为重点企业提供“点对点”的上门服务。2018年,市领导率队为207家重点企业开展挂点服务,累计协调解决和答复596个企业诉求。目前,深圳正在加快推进以“云服务”和“群服务”为主的市企业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全市的企业服务工作协同网络。同时,设立企业服务中心,组建企业服务专员队伍,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解读、事项申报辅导、专业服务对接等一站式公共服务。
事实上,深圳精准施策支持企业发展。市工信局责人表示,深圳大力扶持民营经济,推动出台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四个千亿”“四个计划”“三个机制”“两个平台”等举措,服务更实、更细、更精准。
同时,深圳率先纾困上市企业,出台化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的政策措施,在全国设立首个150亿元的政策性纾困资金。“着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和融资成本。”这位负责人表示,在落实国家统一降电价基础上,深圳对先进制造业和工商业用电成本分别再降20%和10%,企业对惠企政策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时,深圳设立50亿元的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银行不良贷款总体按30%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偿。
目前,深圳正着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这位负责人说,深圳强化新兴领域政策引领,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工程车、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研究制定了一批配套的专项扶持政策,提前谋划未来产业布局。今年,深圳陆续出台了《深圳市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深圳市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深圳市推进新能源工程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深圳市推动超高清视频应用和产业发展若干措施(2019-2021年)》。
深圳抢抓5G产业和5G牌照发放机遇,印发实施《深圳市关于促进5G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到2020年8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5万个,率先实现全市5G网络全覆盖。这位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作用,通过直接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多元化扶持方式支持5G产业发展,积极做好5G网络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示范、环境营造等方面的支持工作。
这位负责人特别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双区驱动’的指导下,深圳将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围绕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用心用情服务企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上“先行示范”。
见习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