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湾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钟煌元 文/图
2019-11-01 19:47
摘要

近日,深圳海事局联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1研究所在深圳成功举办《大鹏湾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立体监测试验方案》专家审查会。

近日,深圳海事局联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1研究所在深圳成功举办《大鹏湾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立体监测试验方案》专家审查会。审查组专家详细审阅试验方案文本等相关材料,经质询讨论,认为试验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可行,能够满足试验区建设总体要求,审查通过试验方案。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广东海事局、山东海事局、江苏海事局、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相关专家,深圳海事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和第711研究所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审查会。

在专家审查会上,深圳海事局对“大鹏湾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监管试验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试验方案编制单位第711研究所结合现场勘查情况、监测设备试验数据等,总结汇报了试验方案的主要内容。据了解,该方案是大鹏湾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监管试验区正式成立以来,第一个系统性解决试验区具体建设问题的总体设计方案。针对进出港在航船舶,试验方案提出综合运用固定、移动等多种组合监测手段进行大范围、全天候、高精度船舶尾气排放浓度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平台,初步筛选可疑船舶;利用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及影像识别技术等进行可疑船舶识别、定位,通过算法融合技术将风向、天气等因素与监测浓度融合,进行结果修正,最终判断超标排放船舶;开发可视化界面及自动预警等数据交互系统,实现传输反馈及智能报警等功能,满足海事等执法机构监测监管需求,全面提升船舶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据介绍,深圳海事局将联合711研究所,按照试验方案设计要求在试验区开展整体试验,包括设备安装及调试、设备布点及现场联调、监测技术研究及验证和系统自动试运营等,力争将试验区建成全国船舶排放控制监测监管示范工程,配备无人机、无人船、传感器、遥测等多种先进技术装备,率先构建“空-陆-水”相结合、“点-线-面”全覆盖的立体监测网络和海事监管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区经验。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钟煌元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