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道尔顿新华公学“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开放日”如约而至,大批关注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和探索的家长、教育界同仁及社会人士来到学校,聆听国际道尔顿教育协会专家们关于道尔顿教育理念的真知灼见。
“未来,请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当天下午,两场以“道尔顿教育,能为孩子带来什么”为主题的专家报告在学校B栋4楼剧场举行。“未来,是我们孩子的未来,教育方向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正在为孩子做出教育选择,为孩子的未来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国际道尔顿教育协会主席Roel Rohner面对当下家长的教育选择难题,提出了他的观点,并从“责任、独立、合作与自我思考”四个方面阐释了道尔顿培养学生的原则。他提出,在教育中,学生的动机对学习起到决定作用,而动机与责任是分不开的,道尔顿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料都具有主动权,也承担相应责任。
据了解,“契约书”是道尔顿极具特色的教学策略,每位学生都有符合学习进度的契约书,每个学习阶段需要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做出自我反馈与评价,“合作”是道尔顿教学另一大策略,学生通过主动选择1+1双人合作或者多人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沟通交流,组织和计划并主动学习,最后在学习与合作中达到共识。
校长梅连生在报告中围绕“如何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与“道尔顿教育如何落地中国”两个议题展开,进一步阐释了“道尔顿制”的育人机制。梅校长提出,道尔顿学校是老师学生共同生活的社区,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化自主学习成效卓著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学校的教学使命不是简单的传授,而是激发孩子去解决问题,正如道尔顿教育的创始人——海伦·帕克赫斯特提出的教育理念一样,“让我们把学校看作一个社会实验室,学生自己就是实验者”。“责任,独立、合作”的原则是道尔顿制在学生身上最好的体现,作为老师,应该发现孩子的个性化特点,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性,充分信任学生,让孩子在课堂中找到存在感。
同时,梅连生从道尔顿学校的形态、环境、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方式等六个方面,描绘了国际道尔顿在中国的落地实施与发展前景。道尔顿通过构建社区式形态,资源型学科与专业教室,CIL融合型课程体系,契约式的教学方式,家庭式混龄管理,运营“道尔顿银行”的评价方式,为孩子创造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是“未来学校”发展的一次成功的先行实践与示范。
随后,家长们走进了道尔顿课堂,零距离体验和感受到了道尔顿新华公学课堂上最真实的师生状态。课后,有不少家长表示,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他们感到安心,能见到孩子如此独立思考与学习,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其他同学一起积极沟通,这是他们最为欣慰的地方。他们也期待,未来通过更多的家校合作,能与学校一起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智慧飞扬起来,让科学流行起来
洗手液可以自己做?门一碰就自动打开?人一来灯就自动开?地震来了能提前预警?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国际道尔顿教育协会的专家,家长和学生一起走进了“第四届道尔顿新华公学科学博览会”此次科博会由初中部师生共同设计,设置了“我是小小化学家”、“奇妙的生物”、“神奇的物理世界”、“道尔顿智慧社区”、“幸运大转盘”、“趣味航空飞行器”、“搭建大比拼”等七大项目,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编程、STEM等多门学科课程,活动以“游园”方式展开,亮点纷呈。
内容上,科博会各大项目内容更贴近生活。除了几大传统科学项目外,初中部师生还增设了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项目。由李馥漫老师与八年级学生共同设计的智慧社区,包括触摸自动开关门、超声波车闸、自动感应路灯、温湿度显示器、雨水检测器、火灾报警器、地震检测仪、自动浇花机、感应风扇等多个作品,制作过程涉及到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STEAM 的五个学科,让学生们获得趣味的生活体验感。
制作与呈现形式上,创造了“互联网+科学”的新模式。“道尔顿智慧社区”基于Arduino设计与制作,“神奇的镜像”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幸运大转盘”完美体现了计算机编程技术,奇妙的生物也通过多媒体全方位展现。这不仅呈现出道尔顿课程的创新性,也适应了当代通过互联网发展教育的需要。
互动模式上,“以长带幼”的互动形式密切契合了道尔顿新华公学“家族式混龄管理”的特点,初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担任各个项目的解说员,将所学项目原理、实操技能传授给参与科博会游园的中低龄段弟弟妹妹,达到了寓教于乐,共同成长的目的。
这场充满了创造、体验、探索、参与的科博会,不仅展示了道尔顿融合课程的实践效果,也充分体现了道尔顿培养学生拥有“无畏向前”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十月,是道尔顿新华公学的实践成果展示月。通过开放日活动,学校向关注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专家、家长、教育界同仁及社会人士,全面展示了学校在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上的丰厚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深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和路径。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