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教育部会同北京市组织的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来到深圳大学进行宣讲。9位亲身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师生代表讲述了各自的感人经历,生动表达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真挚情感。据悉,30个宣讲团将从本周起至11月上旬,陆续奔赴全国各地高校进行宣讲,深圳大学是该活动的京外首站。
宣讲活动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韩旭分享了自己以及实验室全体师生训练和学业科研“双肩挑”,在圆满完成庆祝活动任务的同时完成6篇学术论文研究工作的故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级本科生马乐作为该校国防生参与阅兵训练,他回顾了自己从训练中不被看好的一员到成为阅兵队伍的佼佼者,训练中带伤坚持,从不放弃,最后作为阅兵代表接受检阅的故事;北京理工大学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副主任黄天羽从技术角度,揭秘了国庆联欢中3290名演员如何通过计算机编程完成“流光溢彩”表演;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枣林和他的团队设计了建国以来群众游行彩车中最大、最长、最重的彩车“扬帆远航”彩车,他讲述了自己带病上阵、与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技术突破,最终呈现完美设计方案的故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孙宏皓讲述了自己作为候场区志愿者和团队一起负责地铁站疏导、控制区安检、集结候场区秩序维护、游行方阵报到及入场指引等工作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群“幕后英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团委书记王丽雅说,在“同吃同住同训练”的经历后,她和每一名队员都成为了一起晒过烈日、淋过大雨、熬过通宵、聊过秘密、谈过信仰的好朋友,“要做青年的引路人,首先要做青年的同路人。”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17级本科生泽郎初是国庆庆祝活动广场联欢最中心区域藏族舞团队成员,她深情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我们要体现的是民族大团结,体现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一晚我们在天安门前尽情地舞蹈歌唱,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化为乌有,我真的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我将永远铭记那一刻。”对于能来改革开放中诞生的特区进行宣讲,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教师杨子强表示十分荣幸,他希望这些故事能够通过深圳传达到一湾之隔的香港,“爱国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基因,有这个基因在,这个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据了解,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中,首都教育系统组织9.6万余名师生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国庆活动筹备工作,全天候、多领域做好服务保障,为国之大典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教育部24日签署嘉奖令,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向参与活动的首都高校及各类学校的师生学习。在深圳大学的宣讲活动结束后,宣讲团将奔赴华南理工大学进行第二场宣讲。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