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漫步在龙岗区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区,平坦宽敞的水泥路上,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公交车站,乘客候车有序,文明礼让,志愿者的红色身影活跃在各个角落,公益宣传广告随处可见,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上木古社区作为龙岗“文明城中村”试点社区,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吹响以来,积极配合全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社区整体环境,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构建幸福和谐家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加大城中村市容秩序整治力度,还积极发挥党员、志愿者、社工、居民力量,全面营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中村市容环境,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用居民的话说,“上木古不仅是生活富裕了,更是精神上富足了,文明种子在这里已经扎了根。”
有举措:强力推进环境建设
在推进“文明城中村”建设工作中,上木古社区沿着平湖“历史自豪——文化认同——家园归属——文明提升”总体建设路径,以“生态上木古·美德客家村”作为试点特色主题定位,形成可推广的“五个三”工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五”即五个文明建设,包括环境文明、视觉文明、人文文明、行为文明和智慧文明;“三”即每个文明建设中涉及的三个指导方向和重点内容。同时不断完善健全文明城中村长效管理机制,为更多社区提供治理经验。
文明城中村首先需要改善的便是城中村环境文明。为全面提升市容环境,上木古社区投入140余万元进行绿化提升、路灯更换、垃圾转运站升级等,并对DCC产业园等重点场所进行了立体绿化改造,同时对道路围栏进行装饰,增加绿色植物覆盖率,深入推进花漾街区建设,今年以来实施绿化修剪装饰约180处。
“大力推进环境建设改造是社区今年的重点工作,目前已开展‘三线下地’改造专项行动、辖区道路黑化工程、重新规划停车格、安装道路标识牌等工作。”上木古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沈远城介绍,借文明城市创建的东风,该社区正全力为居民营造整洁、安全、有序、文明的良好环境。
据悉,今年社区还投资1550万元打造社区文体中心,已于今年7月投入使用;“民生微实事·夕阳红”公益项目顺利完工,目前已对社区老人免费开放;木古河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加强,河道形象工程完成100%;并持续开展“行走上木古”行动,全面整治市容环境、公共设施、安全生产、消防、零星工程等问题。
有想法:打造视觉文明特色
行走在上木古社区彩姿北路,让人能感受到在商贸繁荣的闹市中,处处享受着文明和谐的一种氛围。高耸的建筑,傲然挺立;道路两侧的围栏,布满文明宣传标语,墙面一幅幅艺术涂鸦,令人徜徉在文化的海洋中。
“等公交的时候就可以欣赏这些艺术涂鸦,感受这里的艺术和文明气息。”在上木古社区住了三年的居民王晓表示,近年来社区的变化有目共睹,大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据介绍,今年以来上木古社区继续绘制主题艺术涂鸦,打造城市创意艺术文化“微空间”,先后完成765平方米的彩姿北路老旧围墙一期涂鸦工程和765平方米的新河路、岭根吓公园二期涂鸦工程,营造出“自然生态”“客家风情”“70、80、90年代趣味回忆”良好人居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区在以客家文化为核心的专属视觉识别系统基础上,围绕“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精神,在社区道路交叉口、重要公共场所设置7套导视牌,张贴96幅公益宣传画、安装30组灯杆道旗等,打造独属于上木古社区的视觉文明特色。
有氛围:万众参与热情高涨
社区文明创建绝非曲高和寡。相反,万众高昂的参与热情,是上木古社区创建文明城市的一大特色。
这是上木古社区的一道靓丽文化风景线:每逢周末或者休息时间,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工、义工等,主动到社区路口、广场、商铺以及校园门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引导居民自觉践行文明美德。“我现在比以前更期待周末了,以前希望可以休息一下,现在却想着参加创文志愿者活动,我觉得这样的周末更有意义。”社区义工何女士说。
现如今,文明创建的浓厚氛围,在该社区可谓是无处不在。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极大丰富青少年微生活空间;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成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现和创新载体;匠心的打造上木古社区“漂流书屋”,以共享图书的模式,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阅读服务,潜移默化培养青少年诚信意识……
作为龙岗区“文明城中村”试点社区,如何打造“样本”,上木古社区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已实现华丽“蝶变”,更为龙岗探索建立“文明城中村”打造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效参考。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