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3年穿上威武的警服后,杨小龙就选择了默默无闻的坚守与无怨无悔的奉献。他来自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任福民派出所机动队队长,从警数年间,他把案件压力当动力,把历练当成长,小心细致地收集掩藏在背后的犯罪证据,成功地破获一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大案。
刮开墙体发现血迹
这是一宗引起社会关注的故意杀人案件。2015年春,一名环卫工人的报案震动了所有干警,一时间,警笛、警戒线、走访成了杨小龙和同事的工作重点,然而现场勘查反馈的结果是:被害人死亡时间是在半年前。杨小龙和他的伙伴们倒吸了一口凉气,案件一时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据都有可能不存在了。果然,在历经千辛万苦抓到犯罪嫌疑人后,根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作案工具、赃物等都毁灭了。虽然杨小龙仔细寻找了相关证人,但是物证已经无法寻找回来。
怎么办?仅有口供怎么实现证据链条串起来?面对这种束手无策的案件,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情况下,杨小龙依旧保持冷静,以积极的心态,信心十足地面对案件。为了近快破案,杨小龙不畏繁琐和艰辛,又主动悉心查看原始案发现场,可原始案发现场的房间早就换了租客。但墙壁上的一处异样引起了杨小龙的高度注意,杨小龙发现原来墙壁被重新粉刷过。于是,杨小龙把刷新的那一处墙面表层刮下来,希望能够还原现场。
最终,犯罪嫌疑人费尽心机毁灭证据,还是掩盖不了事实真相。杨小龙小心翼翼地刮开墙体表层后,惊异地发现了原始墙壁上喷溅的点滴血迹,就这样,关键的证据链条串起来了,嫌疑人终于绳之于法,被判处无期徒刑。
一天抓获7名涉毒人员
同年,杨小龙从值班探组轮换到了重案组的侦查岗位,自己要负责侦查又负责抓捕工作,很苦很累,但杨小龙不断的总结技战法,提升科技运用水平,提高现场抓捕的分工与合作,使警务效能发挥了最大效率。
自从肩负起辖区“黄赌毒”违法犯罪打击工作以来,先后多次走访辖区工厂企业,化解群众各类矛盾纠纷,参与处置多宗维稳处突事件。带领队员们紧盯着警情和案件,伏击守候,通宵熬夜成为了家常便饭。办理刑事、治安案件150余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严厉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连续三年在上级部署的“5+3”专项打击行动、飓风专项行动中成绩突出,为福民派出所三年专项打击行动赢得了排名第一,为龙华分局的专项行动成绩全市整体排名前列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9年7月份,杨小龙负责侦办的一宗涉毒案件,涉毒嫌疑人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一直逃避侦查打击和法律的制裁,杨小龙通过创新技战法,运用数据碰撞、人脸识别等新的高科技手段,仅一天时间抓获7名涉毒人员,通过证据固定最后刑事拘留5人并处以治安处罚,另外行政拘留2人。
虚心学习练就过硬本领
在日常工作中,杨小龙虚心向老刑警、老同志请教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练就了过硬的执法办案本领,先后参与侦破一系列重特大案件,特别是在2016年度因参与侦办“5.30”、“飓风九号”、“飓风十号”三宗特大案件获市局参战个人嘉奖。同时在工作中敢于创新工作思路,深挖犯罪。2019年3月份侦办一起普通的未成年人卖淫嫖娼案件,通过深挖扩线,运用情报导侦和传统伏击守候的工作思维相结合,打掉了长期盘踞在龙华、光明、塘厦一带的组织卖淫团伙,刑事拘留组织卖淫团伙5人,治安拘留10人,有效的净化了辖区治安环境。
今年国庆70周年安保勤务期间,杨小龙白天在所里研判警情和案件线索,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当夜幕降临时,身着警服在辖区大街小巷巡逻盘查,守护辖区平安稳定。在国庆70周年大庆安保期间,杨小龙带领他的团队主动出击,先后抓获了5名吸毒贩毒嫌疑人,停业整顿2家涉黄娱乐场所,有效的净化了辖区治安环境。
杨小龙告诉记者,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绝大多数基层办案民警一样,平淡无奇但无怨无悔,但经过多年的洗礼,自己对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却有了更深的理解。
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