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服务群众】干部沉下去 服务送上门——仙林街道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六化融合”社会治理创新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党工委
2019-10-30 15:25
摘要

南京市仙林街道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六化融合”社会治理创新,让基层党的组织强起来,让服务群众更高效。


【十佳案例展示】之“坚持服务群众”

干部沉下去 服务送上门

——仙林街道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六化融合”社会治理创新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党工委


一、主要做法

南京市仙林街道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六化融合”社会治理创新,让基层党的组织强起来,让服务群众更高效。

新闻联播报道仙林街道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

一是党的旗帜举起来,党的声音“一传到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指路明灯,通过“学习强国APP”等方式,组织全员常态化开展学习。每年召开2次千人党员群众大会,永葆信仰本色。

二是各个单位统起来,党的领导“一呼百应”。创新网格化机制,辖区划分为10个一级网格、156个二级网格、1786个三级网格。建立“1+3+N”党组织架构,在一级网格设立党总支,下辖社区党支部、服务办公室党支部、两新组织党支部。建立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星级物业”评比,共商共建共享。

三是堡垒作用强起来,党的工作“一网揽尽”。抓思想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抓基层基础,选优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健全党建服务阵地,让党组织有精力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抓考核监督,每日点评、每周小结、每月考评,建立“一网情深”监督队、“盯得紧”督导队等群众队伍,形成党内监督、制度监督、社会监督相统一。

四是党的宗旨亮起来,党群关系“一网情深”。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让党员干部沉到群众中;常态开展“四万走访”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成立“常青树”党支部,用党建引领群团组织服务;引领发动1万多名党员群众志愿者参与小区治理、平安创建、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六化”融合社会治理创新

二、创新亮点


一是构建沉底到边组织体系,变条块分治为网格集成。坚持网格划分织密一张“网”,把各方力量统起来。二是全面推行网格一线工作法,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沉。全体人员下网格、进家门,让“管事的人”来到居民家中,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三是健全共驻共建共享机制,变政府独奏为社会合唱。强化区域化理念,网聚资源、互联互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驻街单位主体作用和居民群众“主人翁”精神。四是注重思想引领示范带动,变外部要求为内心自觉。突出抓班子带队伍,激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内生动力。

仙林街道党员志愿者开展扫雪

三、成果成效


9年多来,荣获党中央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和“全国文明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6个。2016年12月,赵乐际同志到街道视察工作,充分肯定网格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2017年,街道作为唯一基层单位,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先进经验交流座谈会上发言。2019年,在4000多个案例中,作为唯一街道获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40个最佳案例之一。

编辑 黄小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