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7分钟的时间,你能做什么?在深圳,这可能关系到一条人命。
10月29日是第14个“世界卒中日”。在深圳,仅2017年就有2.5万多例“脑卒中”发生,不过,伴随着中风“溶栓地图”的建设,深圳脑卒中救治水平快速提升,卒中致残率、死亡率逐年下降,市民绍先生就是过来人,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从到院到启动静脉溶栓治疗,仅仅7分钟,这也创下了深圳有记录的目前DNT( Door-to-needle 、入医院大门到注射用药)时间最快记录。
生死时速!
7分钟就启动脑卒中溶栓
爱骑车、爱跑步……由于有高血压,平日里,绍先生对自己的健康还是特别关注,可就是这么一个爱健康的人,却遇到了脑卒中。
10月26日早上,绍先生送孩子到亲戚家串门,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回家。
“当时在车上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头晕,后来到了亲戚家,坐没多久,就感觉有些头晕、恶心、看东西天旋地转。”绍先生回忆道,当时自己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让亲戚把他送医院,而就在刚准备下楼的时候,绍先生连走路都失去了平衡,并出现一侧手脚无力麻木。说话都说不太清楚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家人先将绍先生送往武警医院,经过CT检查后,初步判断是脑卒中,需要转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患者大约是当天11点40分发病,12点半的时候达到武警医院,我们在12点50分的时候接到转院的消息,在下午13点09分,患者送达市二医院,通过急诊及卒中小组医生评估等程序,在13点11分开始进行静脉溶栓谈话,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13点16分开始启动静脉溶栓,从进医院到开始溶栓,花了7分钟。”负责接诊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李俊说,据我所知这是目前有记录的,深圳最短的DNT时间记录。
李俊表示,脑卒中急救的黄金“时间窗” 是3个小时以内,最长不超过4.5小时,而由于绍先生脑卒中发生在后循环部位,救治时更要争分夺秒。
“大脑供血由前、后两个血管体系构成,后循环主要是供应小脑和脑干部分,相比起前循环供应的大脑半球,作为人体生命中枢、负责维持人体意识、呼吸、心跳和血压的脑干一旦发生严重卒中,如果不及时救治,对于患者来说,死亡率非常高,基本上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可以说想成为植物人都有难度。”李俊说,由于及时溶栓,如今患者恢复良好,治疗同时患者还急诊完成了头颅CT血管成像,卒中团队还做好了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的准备工作。
“扩容”至26家医院
在深圳平均1小时内就能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脑梗塞,已经成为中国致死率和致残率第一的疾病。
根据世界中风组织的数据,全球每6人中便有1人会于一生中罹患中风,全球每6秒便有1人死于中风。 为此,2016年11月12日发布了全国第一张中风“溶栓地图”,截止目前,在“溶栓地图”上的定点医院从最初的19家“扩容”至26家。通过这定点医院与120急救网络联动,跑赢脑卒中。
“在120急救车上,专门张贴了辨别脑卒中的120口诀,就是看1张脸,是不是不对称,嘴巴歪;查2只胳膊,是不是单侧无力,抬不起来;聆听说话,是不是口齿不清。当发现有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就通过手机APP,输入病人信息,在路上就给病人挂号、抽血,光这就能省去十几分钟的时间。”市二医院急救人员表示道。
通过“溶栓地图”,既缩短了“院前延迟”,更能缩短“院内延迟”,因为每个定点医院内都建立了规范的“绿色通道”。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市急性脑卒中定点医院的脑血管病住院患者死亡率已下降至1.59%,比2016年下降了18.5%,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下降更明显。此外,有了中风溶栓地图之后,深圳患者的溶栓率已经上升至8.6%左右,患者到卒中中心平均60分钟内就能够进行溶栓。
建成5家高级脑卒中中心
深圳“摸底”市民脑卒中健康素颜
据悉,根据计划,今年深圳高级脑卒中中心的数量将提升至5家,此外,在提升脑卒中治疗水平上,深圳也将精益求精。
一方面,在改进深圳市卒中数据库上,深圳将加入急诊就诊30分钟内完成头颅CT影像学检查率、急诊就诊45分钟内临床实验室诊断率、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到院到给药时间小于60分钟的比率等指标,促进定点医院更好更快的救治脑卒中患者。
另一方面,在定点医院上,深圳也建立“退出机制”,对于定点医院开展飞行检查并汇报检查情况,其中,2018年评级为“C”级且需要限期整改的医院将作为重点考核对象,如今年年底考评仍为“C”级,将取消其定点医院的资格。
此外, “溶栓地图”虽然提升了深圳面对脑卒中的救治能力,但必须面对的是,在深圳脑卒中发病率还是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深圳市卒中学会也启动“脑卒中识别及急救知识问卷调查”进行摸底,市民可关注“深圳市卒中学会”微信公众号参与问卷调查。
【读特新闻+】
1、脑卒中定点医院名单
2、“脑卒中识别及急救知识问卷调查”二维码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