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小伙意外去世捐献多器官,为七名患者带来新生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刘畅 刘琼珊
2021-06-11 18:18
摘要

他捐献出心、肺、肝脏、眼角膜等,又以一种新的方式,让生命得以延续。

6月5日,一个年仅38岁的小伙子,因创伤后脑死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同时,他捐献出心、肺、肝脏、眼角膜等,又以一种新的方式,让生命得以延续。

5 月 28 日,小伙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骑电动车不慎跌倒后,头部直接击到地面,当场昏迷不醒。伤者被 120 急救车运送至中山七院,经多学科会诊,初步诊断为特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创伤性脑疝等,由神经外科急诊手术颅脑减压,随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但终因患者伤势过重,经中山七院神经医学中心周列民教授带领的脑死亡判定团队进行两次综合判断,确定患者为脑死亡状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患者亲属主动联系中山七院器官捐献办主任刘琼珊,表达了捐献患者全部器官及组织的意愿。亲人即将离去,但他们愿意以另一种方式寄托亲人,让亲人的生命得到延续,去帮助更多需要器官的人。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让医护人员为之动容。

罗亮带领的重症医学团队,主管中山七院从第一例器官捐献开始所有案例的器官功能维护,经验丰富。经评估,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及角膜功能的各项指标均达到移植要求。这也是中山七院首次由捐献者捐献了心脏及肺脏,也是器官转化率及使用率最高的一个案例。

6 月 5 日早上 8 点半,器官获取手术准备开始。开始前,在深圳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全体器官获取医护人员及中山七院器官捐献工作人员向器官捐献者集体默哀,表达崇高的敬意。就在同一天,7 位在不同城市的患者,接受了器官捐献,接受来自捐献者的大爱。

据了解,中山七院在建院之初,创院院长何裕隆教授就把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作为医院发展的重点方向。自 2018 年 9 月中山七院启动器官捐献工作以来,共完成 15 例器官捐献,位于深圳市公立医院捐献案例前列,并已开展器官移植受体移植术前配型工作。医院积极对外引进、对内培养移植人才队伍,为华南地区第一家加入"施予受"器官捐献登记平台单位,成功举办了深圳市器官移植高峰论坛、首届鹏城器官捐献与移植国际高峰论坛等。

编辑 庄思嘉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刘畅 刘琼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