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创作新文学!“当代文学70年:文学与青年”论坛上大咖说
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2019-10-24 16:01

从《新青年》到《创业史》,从“八十年代新一代”到当下的“小资”和“佛系”青年,青年始终是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进程的“同时代人”。一代代青年写作者在感受时代和表达自我中完成精神的成人式,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文学贡献新的话语与行动能量。

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青年形象的变迁?今天的青年写作者如何构建和重塑自我形象?他们是否为文学带来新鲜的、破与立意义上的变化与可能……10月22日,《十月》杂志社、中国作家网在京主办十月青年论坛第十一期“当代文学70年:文学与青年”主题讨论会,十多位一线评论家,连续五场、累计时长四个小时的专业讨论,带来多角度的启发和思考。

十月青年论坛海报。

学术主持、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

主持人、中国作家网总编辑刘秀娟。

文学革命造就文学青年,新青年的创作形成新的文学

专家评论家从历史文本中对青年与文学的关系做了梳理和回顾,并指出,文学革命造就文学青年,新青年的创作形成了新的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文学革命造就文学青年。近代以来最大的文学革命是100年以前的白话文运动,结束了古典文学时代,开启了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新文学时代。没有这场文学革命就没有今天的文学,造就了鲁迅、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一批响当当的文学青年。”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指出,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带来的文学革命又产生了新的文学形态,涌现出一批新的作家。这批文学青年最先感知了新中国青春朝气,这种青春朝气也就成为了当代文学的底色。

“1980年之后的先锋文学潮,打开了中国文学另外的空间,拓宽了当代文学表现的空间,并走出了莫言、余华、格非、马原、残雪等文学青年。80后可以说是新世纪的文学青年,他们更多沉浸在自我狂欢的青春文学中。今天的中国文学也需要来一场新的文学革命。”他还认为,网络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对中国文学空间的打开、新的载体的出现,对中国文学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在另外一个战场上开辟了一场文学革命。

第一组与会专家评论家现场探讨。

“文学反映现实,反映我们的时代。”回顾从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直到100年来中国文学青年形象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表示,“但需要强调的是,文学中的青年形象不仅仅只是时代或者现实的反映物,也会超越时代、超越具体个人的环境,成为艺术家的作品。呼唤一个既表现时代,又可以表现未来时代的形象显得迫在眉睫。”

“青年形象、青年话语是一个非常现代的产物。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强调文化的断裂,吴趼人《新石头记》强调文化的延续,提供了两种现代的关于青年和青年文化的思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表示, 青年话语和整个现代国家话语是完全捆绑在一起的。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指出,郭沫若29岁写《女神》,曹禺23岁写《雷雨》,胡适27岁写《文学改良刍义》,王蒙19岁写《青春万岁》……是新青年创造和奠定了新文学,新青年的创作形成了新的文学,奠定了新的文学基础。

新时代文学需创造新青年形象

专家评论家对当下青年书写中历史主体责任感逐渐淡薄表示忧虑,针对当代作品中越来越多的失败青年形象的描写,纷纷呼吁,新时代文学需要创造新青年形象。

第二组与会专家评论家现场探讨。

“50年代《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是一个自觉承担历史责任的新人形象;80年代《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刘思佳成为社会转型中‘迷惘的一代’;进入新世纪,散落活跃在文学文本中的不同体裁当中的各类青年形象,其历史主体责任感已变得不清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福民表示,青年问题首先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表征着一种现代性的焦虑。青年作为一种革命的力量,作为现代社会最大的推动力,一直被赋予着一个民族现代自觉和觉醒的期待。他期待,新时代的青年创作者能进一步研究生产力和社会史的变迁,创造新的青年形象。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李云雷也认为,文学应当捕捉到历史变迁中新的青年形象和国家经历的事实性变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也认为,青年形象是引领时代的,并呼吁回顾到现代文学的发端时间,重新想象一个青春的中国。

第三组与会专家评论家现场探讨。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徐刚也反思指出,当下文学圈里有的年轻人像老年人,充满世故和沧桑;而老年人则更像是年轻人,如90多岁高龄的茅奖得主徐怀中和他的《牵风记》,作品充满蓬勃的青年气息。他认为,“青年性”体现在作品具有的审美风格,以及带给读者的情感体验,“青年性”也意味着突破,要致力于像一个青年那样行动、思想,才能像一个青年那样推动文化的革新。

《解放军报》评论版主编傅逸尘对文学作品中过多出现失败青年的形象也表示质疑,并建议,应该坚持从正面的角度充分地传播和书写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中国军人积极向上、阳刚雄健的形象和美学值得用文学记录。学术主持,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认为,消极的自由和消极的权利应该维护,积极的自由和积极的权利也必须得到张扬。

《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表示,《十月》杂志一直比较关注青年作家的发掘和推出,从1999年创办以来,已推出100多位作者。很多作家的作品也许还没有达到完美,但他们特别有活力。举办“十月青年论坛”也是为当下文学提供一个讨论和交流的精神生活空间,让有影响力的青年评论家与作家、编辑一起探讨文本,进行严肃的批评交锋,进而回归文学期刊作为公共空间的传统。

第四组与会专家评论家现场探讨。

“地方性”让文学有了更多面貌

针对作家本身的青年属性,与会专家评论家一致认为,“地方性”让文学有了更多面貌。

“对地方性的强调、地方性情感的抒发,让文学有了各自的面貌。”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研究员岳雯指出,双雪涛等新东北作家群带动了东北作家热,王占黑的《街道江湖》描摹了南方小城的印象,周恺的《苔》则展现了四川乐山的地方性性格,包括极具代表性的金宇澄的《繁花》,使地方性写作蔚为大观。

她认为,当下地方性写作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方言在写作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分量;第二,当前青年作家写作中,地方性有了整体性的味道,在谈地方的时候,其实背后有一个隐而不张的概念,那就是国家;第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作家将地方性延展为一个敞开的概念,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呈现出地方的坚韧。

第五组与会专家评论家现场探讨。

《人民文学》杂志编辑刘汀一直关注“小镇青年”。他谈到,小镇青年现在已成为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层面都不可忽视的群体。这个“小镇青年”指的是在文化状态、心理状态上不同于“城市青年”和“乡村青年”的划分方式。在文学层面,“小镇青年”还没有特别有代表性的形象,他们的心理、形象、精神状态与消费过程都是有待于更好地书写和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汤俏则表示,海外华人文坛写作通常有两类,一种是回望故土,另外一种是对在地国生活的写作。但当下70后、80后作家的回望和写作与50后、60后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新一代的海外华语作家面对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没有那么尖锐,更多的是游历、遇见、融入,他们是一种生活在双重边缘的双向的他者,呈现在他们作品里的中国书写、异国书写都是对于当代文坛的一种互证,共同呈现出当下的图景,这是海外青年创作的一个意义所在。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