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题、重环保、宣扬航海文化 本届中国杯帆船赛亮点看这里!

读特记者 吴孟菲 文/图
2019-10-22 18:35
摘要

希望通过举办帆船赛事,让人们更加了解海洋、了解环境,呼唤更多人加入环保公益行动

第十三届中国杯帆船赛新闻通气会,今天在深圳物质生活书吧举行。会上,中国杯帆船赛副总裁刘海岚从赛事主题变化、环保公益理念等方面出发,介绍了今年中国杯帆船赛需关注的三大亮点。据悉,本届赛事将于11月6日至10日在深圳大亚湾起航,32个国家及地区共1100余运动员将参加这次6个级别、9个组别的国际顶级帆船盛会。

赛事新主题“拥抱蓝水 零碳航行”

今年中国杯帆船赛推出全新赛事主题:“拥抱蓝水 零碳航行”(keep sailing),以中国杯帆船赛为平台,让更多人拥抱大海、拥抱蓝色文明,通过帆船让人与自然共通、人与人共通、文明与文明共通;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举办帆船赛事,让人们更加了解海洋、了解环境,呼唤更多人加入环保公益行动。

从“追心中的海,逐世界的梦”,到“全家一起来航海”,再到“拥抱蓝水 零碳航行”,主题的改变,体现出中国杯赛事理念和重心的转变:2007年至2015年,国内帆船运动处于探索阶段,中国杯希望通过搭建连接平台,让帆船运动与中国不再遥远。2016年至2018年,帆船已经不再是小众群体的运动,水上运动日益公众化,越来越多人与家庭开始走向海洋。中国杯以孩子为重心,以家庭为载体,引领更多人加入航海运动,一起传承蓝色海洋生活理念。如今,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新方向。深圳在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全力推进体育+文旅的 滨海生活方式。中国杯作为深圳海洋文化名片,将文化软实力注入城市基因,贯彻海洋环保理念,让市民和大海共生共荣。

海洋环保系列活动打造“零废弃 ”赛事

深圳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作为未来30年的发展目标。中国杯帆船赛利用大鹏新区丰富的海洋资源,结合赛事优势为区域和城市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今年中国杯打造环保赛事,将举行海洋环保系列活动,在赛场与观众、选手进行垃圾分类互通,通过大数据分析,环保课堂等方式,呼吁更多人加入环保,努力成为“零  废弃 ”赛事的先锋。

目前,深圳海域正受到海底垃圾威胁,玻璃瓶、塑料袋、饮料罐、废弃渔网等海洋垃圾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海洋垃圾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今年,中国杯将联合潜爱进行海底打捞环保公益活动,帆船绿色环保出海,并在海底收集散落的废旧渔网及海洋  垃圾 ,上岸后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增进大众对海洋环保的意识。    今年中国杯赛场与观众、选手  进行垃圾分类互动,赛场产生多少垃圾、垃圾去了哪里都将有大数据记录并进行分析,生成节能减碳数据报表,共享可持续绿色成果。其中,可回收垃圾赛后将制作成“来自海洋的礼物”再生环保艺术包,参与公益项目认购,用实际行动响应“海洋不会垃圾分类,我们会”的主题。同时,赛事将开设科普小课堂和环保分享课堂,以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普及垃圾分类,市民可以通过赛场垃圾大数据了解、分享自己为环保做出的贡献。

中式传统帆船巡航表演及岸上展示

中式传统帆船承载着中国源远流长的航海文化。作为国内最优质的大帆船赛事IP,13年来中国杯帆船赛一直致力  于航海文明的传承和航海精神的传播。从 古船模展览到实体传统帆船体验,中国杯不忘初心,坚定做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自觉传承者。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杯帆船赛期间 ,中国杯与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了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中国古代船模作品巡展》中国杯特展——《寻梦中国帆》,并设立了中国杯帆船赛古船模保护计划,以公益资助的方式传承老艺人的古帆船 技艺,当时展出的21艘精选古船模成为近年来展品种类最多的一次中国古代及传统船模的专项展览。

今年,中国杯与中华传统舟船协会继续合作,中式实体帆船将亮相赛场,进行巡航表演及岸上展示。同时,中式帆船手艺人将分享造船背后故事,让各国水手和观众领略中式帆船的魅力。在保护中国古代航海传统工艺的同时,中国杯积极响应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纵深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海洋文化的号召 ,共同推动现代航海文化与传统海洋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切实加强国民海洋意识教育,扩大中国传统帆船文化在国内外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吴孟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