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被称为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垃圾分类减量专题NGO论坛——2019中国垃圾分类减量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以垃圾分类与城市文明为主题,沟通、交流垃圾分类专家观点和研究成果,探索、传播垃圾分类新思路和新模式,推动、助力垃圾分类与城市文明。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位嘉宾参加了论坛。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在论坛上发言介绍,深圳成立了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职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标准,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区政府的绩效考核,以社会化、专业化双轨战略为抓手,创新构建“分流分类”、“宣传督导”、“责任落实”三大体系,着力提高参与率和减量率,力破垃圾分类工作难题。
目前,《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已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力争在年内颁布实施。此外,杨雷也坦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深圳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此次论坛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分享了垃圾分类经验;深圳宝安区、宁波等地区和城市分享了垃圾分类新思路、新措施,这对深圳做好垃圾分类有着很好的借鉴的作用。
作为全国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城市之一,深圳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相关做法吸引不少专家学者关注。“深圳的垃圾分类走在全国前列,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以及末端处理能力强。”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会长徐文龙表示,希望深圳能在未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垃圾分类深圳经验和深圳样本,为其他城市带来良好的推动。
此外,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刘建国等垃圾分类著名专家作精彩演讲,分析垃圾分类政策背景和落实影响因素,探讨垃圾分类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探究垃圾分类可能出现的新商机、新挑战,展望垃圾分类模式发展趋势。
会后,与会嘉宾还将在深圳考察参观宝安福凤干湿分类示范站、南山分类生态园、梅林一村居民垃圾分类示范点和罗湖下坪龙澄厨余垃圾分质处理场,了解深圳生活垃圾分类新思路和新模式,为全国垃圾分类工作同行提供分享、交流平台。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