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信息员被生动地称为“格格“,9月28日下午, “我的深圳我的家”——网格员主题演讲大赛决赛在深圳商报大厦2楼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10个区(新区)的15名选手参加决赛,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全市1.6万“格格”的真实风采。
为进—步激发全市社区网格员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干事激情,坚定社区网格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决心和信心,今年8月,由市社区网格管理办公室举行的“我的深圳我的家”——网格员主题演讲大赛正式拉开序幕。
《“陪伴”强风“妮妲”的一天》、《网格是我家 我爱我的家》、《做社区的守护神》…………在昨天举行的决赛上,15名参赛选手由感而发地讲述自己在网格工作中经历的生动故事和成长经历,展现了网格员队伍热爱本职、无私奉献、务实勤劳的精神品质 。
整个演讲比赛气氛热烈、活跃,参赛选手紧扣主题,反复提炼内容,融入真情实感,演讲声情并茂,抒发了对网格员岗位的热爱,表达了立足社区网格做贡献的心声。 经过激烈角逐,罗湖区的李文翀获得特等奖,罗湖区的王梅和龙岗区的石柳获得一等奖。
读特新闻+ “格格”的由来
说起“格格”的由来,还得从我市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说起。
2013年以来,我市依托社会建设“织网工程”,在原有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逐步在全市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探索出“多网合一、多员合一”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实体化运作、信息化支撑”的基层综合治理新路子。
为解决传统网格管理体系中职能部门各自划分网格、独自运作、资源分散、多头采集、反复扰民、职责不明、效率不高等问题,有效整合基层社会管理力量,我市依托原有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机构,成立了市、区、街道三级网格管理机构,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运作(房屋租赁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社区网格管理)。
按照“科学合理、规模适度、任务均衡”的原则,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结合辖区土地面积、建筑物和房屋数量及类型、实有人口数量等情况,全市划分了16400余个社区基础网格。在此基础上,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要,采取与社区基础网格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构建起各业务网格专题层,与社区基础网格一起组成“立体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实现了“多网合一、网网关联、统一调度”。
为适应网格管理的新要求,本着“人随事转、一专多能”的原则,以出租屋综管员队伍为基础,将街道、社区从事计生、城管等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相关力量进行整合,组建了一支1.6万余人的一线网格信息员队伍, 网格信息员扎根于基层、活跃在网格,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是开展服务管理的基础力量。
“格格”们的职责主要有五项:一是基础信息采集。网格信息员负责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城市部件和实有法人“四个实有”信息采集、更新和服务管理。网格信息员采集的信息汇总到公共资源信息库,为各级部门开展服务管理工作以及决策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纠纷隐患排查。网格信息员通过日常巡查、上门走访,积极发现网格内13类矛盾纠纷和14类问题隐患。对于简单事件,网格信息员可以进行现场纠纷调解和隐患整治;对于复杂、重大的事件,及时上报网格、社区和街道,分排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三是民情信息收集。通过信息栏公示、派发“便民联系卡”等方式,将网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网格QQ群号进行公布,收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上报至社区网格管理中心。
四是政策法规宣传。重点宣传群众关注的社区网格管理、出租屋管理、房屋租赁、计划生育、居住证办理等政策法规,并配以宣传单张、小册子、环保袋等宣传品,将宣传送上门、送进家。
五是提供上门服务。网格信息员负责上门为群众提供代办老人优待证、居住证等服务,让居民感受到办事不“出格”的便利。
见习编辑 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