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主板壳价腰斩, 除牌上市公司数量大增

读特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2019-10-18 07:56
摘要

如果主板公司连续停牌18个月、创业板上市公司停牌12个月,港交所有权将其除牌

壳股、老千股、停牌钉子户可谓港交所的“特产”。去年5月25日,港交所针对长期停牌而复牌无期的“钉子户”开了一剂猛药。如果主板公司连续停牌18个月、创业板上市公司停牌12个月,港交所有权将其除牌。今年来,港交所除牌家数远超往年。

2011年,港股主板壳价介于1.8亿至2.5亿港元之间。但在2014~2018年间,香港主板壳价暴涨,高峰期一度达7亿至8亿港元。然而,现时香港主板壳价约3.5亿至4亿港元,较高峰期跌了50%。2019年以来,中国光纤 、中国泰丰床品、中大国际 、云信投资控股、亚洲煤业、恒芯中国控股、睿锋集团等七家上市公司,已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而2018年和2017年,分别有2家、5家上市公司被港交所除牌。更早之前的3年,每年各有6家被除牌。

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董事林鸿恩表示,现时借壳上市或壳股活动低迷,主要受到港交所新规影响。创业板壳价高峰期约3亿~4亿港元,但现在却少有人愿意洽购。早前一家创业板公司卖壳,最后成交价不足1亿港元。因为创业板取消了转板简化程序机制,吸引力大减,想卖壳需要很大折让。 

一、宏观面

1、昨日,财政部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9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50678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税收收入126970亿元,同比下降0.4%。这已是今年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政策以来,连续5个月税收收入下降。

2、10月17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今年以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集实业、突出主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努力克服原油、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降电价减资费等影响,经济运行企稳向好,效益增速持续回升。

3、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指出,目前,证监会正在推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出一揽子高水平对外开放务实举措,债券市场改革开放是其中重要内容。证监会将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增活力,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各项改革开放措施落地。

4、从央行日前发布的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幅好于预期。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63万亿元,同比多增486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8万亿元;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5.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5、10月以来,资金面未按预想剧本演绎,央行也未按市场预期出牌。近期资金面时松时紧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现身都有些让市场意外。联系到停做逆回购、开展MLF操作和降准,央行锁短放长迹象愈发明显。

二、中观面

1、10月15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争取用3年时间,推动广州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0家。其中,新增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20家。此前,陕西、宁夏、云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多个省份也纷纷瞄准资本市场,推出了IPO倍增计划。

2、据机构数据初步统计,全部36家A股上市券商9月份单月总营收为203.82亿元;36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733.20亿元,国泰君安以79.70亿元的净利排在首位。机构人士认为,虽然目前上市券商三季报尚未正式披露,但可以预期三季度上市券商业绩维持高增长。

3、根据研究机构数据,在调控从严的态势下,房企融资成本呈上升趋势。四季度房企融资环境依然较紧,融资成本料保持相对高位。今年以来,房企境外融资规模激增。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显示,9月,9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额为1124.48亿元,环比上升45.3%,同比上升17.2%。

4、“沪指6124点12周年”近日备受市场关注。历经12年沪指虽仍在3000点徘徊,但不少股票却在同期创出历史新高,更多的主动权益基金净值突破2007年高点,斩获了不俗的长期回报——近12年来,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投资收益25.3%,19只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翻倍,66%主动权益基金获取正收益。

5、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2019年城投债发行规模为2.5万亿,这一规模已超越去年全年(2.48万亿)。在此之前,城投债发行规模最高的年份为2016年,当年城投债发行规模为2.57万亿。考虑到今年尚有两个半月的时间,今年城投债的发行规模或将会超过2016年,创出历史新高。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