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创新专利为中国制造注“强心剂”。读特记者随国家专利奖和广东专利奖获奖企业采访组,先后采访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深感受到:专利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专利护航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抢占了战略制高点。
记者来到位于光明区的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华星光电)大尺寸TV面板、模组生产基地,现代化全自动化生产线,让人眼界大开。2009年,TCL斥资上马华星光电,依靠自主创新建成我国首条高世代面板线,打破了日韩企业在半导体面板制造领域的长期垄断,改写了我国“缺芯少屏”的现状。目前,TCL华星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液晶面板制造商。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据该公司CTO张鑫博士介绍,华星光电摒弃了“技术引进”的模式,以“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为创业道路。近几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4%以上。截至目前,华星光电累计专利申请数超过37000件,累计专利授权数超过11000件。专利/PCT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前十。华星光电的一项名称为“图像的显示方法以及显示系统”的专利,获得2018年广东省专利金奖,该专利帮助华星光电形成了独有的T+/VAC技术,大幅度提高面板的穿透率,有效提升用户视觉体验,得到市场高度认可,为公司创造了数十亿的价值。
当天,记者还来到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光峰科技)。光峰科技基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积累,于7月22日登陆科创板,成为激光显示第一股。光峰科技创始人李屹博士带领研发团队,在2007年提出的ALPD®激光显示技术路线,目前已成为全球激光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光峰科技已获得多项中国专利优秀奖,此次再获广东专利金奖。
光峰科技CEO 薄连明说,对于科创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光峰科技自初创时起,就建立了知识产权的完整体系。截止4月,光峰科技专利申请量达1800多项,其中国内外授权专利及专利申请超1492项。
光峰科技,可以说是为深圳科创企业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样本。薄连明感慨地说:“每个企业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模式,如ofo,是海藻类模式,铺得广、长得快,但抗风险能力不一定强;小米属于森林模式,一片森林长出不同的树木;海底捞是独木式,靠一个产品进行不断复制;而光峰科技,在我看来更像榕树模式,靠一个核心技术,展开不同的场景应用,逐步成长;像榕树的根,能再落地生根,然后独木成林。光峰科技的ALPD®技术,这就是榕树的根,要选好,且根要深。围绕ALPD®核心技术所展开的激光电影放映、激光工程、教育、家用等应用领域,所在的每一个领域都能独立发展壮大,独木成林。”
见习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