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记者近日从宝安检察院获悉,为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提升检察机关智慧检务运用能力,探索构建“互联网+信息化+检察”工作模式,该院结合宝安刑事检察工作实际,研发了深圳市首个非羁押人员动态监管系统。
据了解,该监管系统首先运用在一宗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中,宝安检察院为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佩戴具有定位功能的电子手环,通过智能化监管系统对其活动范围进行实时监控。
据悉,该系统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落实先行示范区“法治城市示范”建设,以谦抑慎刑理念为指导,引入新兴科技加强对非羁押人员监管,减少检察官对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的顾虑,探索降低刑事案件审前羁押率,推进司法文明建设。二是突出智慧检务工作特色。通过司法办案、法律监督等检察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打造数据互融互通、技术相互映衬的智能化检察工作应用平台。
三是非羁押人员监管智能化。针对采取非羁押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通过智能化辅助系统对其活动实时监控,确保非羁押人员不出现脱管漏管,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四是使用过程规范化。针对该监管系统,宝安检察院研究并制定了《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对非羁押人员实施动态监管的工作细则》予以配套适用,做到有规可依。
见习编辑 许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