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的金字招牌是啥?生态环境!

记者 第五燕燕
2016-09-27 22:55
摘要

日前,全市2015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公布,盐田区再次夺得总分第一。尤为可贵的是,这已是盐田区连续第五年在这一榜单中夺冠。优良的生态环境,多年来一直是盐田最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

日前,全市2015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公布,盐田区再次夺得总分第一。尤为可贵的是,这已是盐田区连续第五年在这一榜单中夺冠。优良的生态环境,多年来一直是盐田最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以去年为例,盐田区多项环境要素均处于全市领先的水平: PM2.5日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为全市最低并达到欧盟标准;辖区饮用水、地表水、近岸海域水质等各项功能水质100%达标,是全市目前唯一没有黑臭水体的行政区(含新区)。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盐田区委、区政府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坚持和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盐田区下决心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工作主轴,在这一领域率先突破、先行先试,不断深化理论创新与探索实践,在城市GEP核算体系、碳币信用体系和全覆盖环境监测系统等方面结出了累累硕果。 

“GDP”“GEP”双核算助推城市绿色发展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先导。早在2015年初,盐田区就发布了国内首个城市GEP的核算成果,将城市生态系统无偿提供的各类功能“价值化”,并创造性地开始了城市GEP与GDP的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实践探索。

“通俗来讲,GEP就是给城市生态系统的价值算一笔经济账。我们在绩效考核中要求,在GDP增长的同时,GEP也要保持增长,至少是不能下降。这样的做法深刻转变了全区上下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也改变了过去以经济增长为单一评价的考核偏向。”盐田区环水局相关负责人说。

原本对立的发展和保护,在这一核算体系下,作为一对相生相伴的共同体纳入到同一核算体系,为辖区经济和生态系统建立了一个评价标尺。这一理论创新得到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肯定。“盐田区城市GEP核算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奖”。

据了解,目前,城市GEP相关内容已全面进入到盐田区区域规划、项目评价、党政决策和政绩考核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城市GEP “三双”实践,盐田区不仅摸清了城区生态环境的家底,也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今后,盐田区将在此基础上率先探索实施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构建环境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

碳币信用体系激励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今年,盐田区委、区政府以1号文的形式提出,未来五年要率先建成在全国有引领作用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此,盐田区启动了以碳币信用体系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全民行动计划,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全社会参与的更高层面。

据了解,盐田区借鉴碳排放交易的理念,探索制订了碳币信用体系及实施细则,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社会化运营管理,对个人、社区、家庭、学校和企业组织开展的具体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进行碳币结算,以倡导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全面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

“市民通过参加或者宣传低碳生活方式,就可获得相应的碳币。碳币可以用来兑换环保袋、环保洗衣粉和生态旅游景点门票等物质奖励。”盐田区环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同样可以获得碳币,兑换后能够参加到碳排放权交易中来,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据了解,未来几年,盐田区计划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纳入深圳碳排放交易所交易板块,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

全要素实时环境监测在全市率先推行

近年来,盐田区依托高科技手段,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能力。自2013年以来,该区先后投入2727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全覆盖的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据介绍,该系统包括区环境监控中心和153个监测子站,实现与市级数据互通共享。借助信息化手段,系统能够对全区空气和负氧离子、地表水和降水、噪声和油烟、污染源及黄金珠宝废气等环境全要素进行24小时自动在线监测监控。

“这一系统的运行,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环境质量检测能力、环境监管能力和环境应急能力。我们通过环境监测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能够为辖区产业规划和布局提供依据,并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供科学的数据保障。”盐田区环水局相关负责人说。

令人期待的是,盐田区还在充分整合区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平台、垃圾分类平台、公共自行车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多功能的生态文明碳币公共服务平台。这一公共服务平台拟于9月28日上线,届时,盐田市民不仅能在平台上分享辖区环境监测数据,还可以体验碳币公共服务体系带来的生态福利。

编辑 牧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