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或进一步聚焦科创板融资或超千亿

读特记者 邹媛
2019-09-26 10:48
摘要

至于中国内地企业赴美上市的市场则持续显现下行的趋势,德勤预料至2019年9月底时,将可见有21只新股融资29亿美元(227亿港元),去年同期则有27只新股融资74亿美元(583亿港元)

根据德勤中国的全国上市业务组最新研究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尽管多个宏观因素不明朗与市场波动,然而香港、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仍然能够于全球新股集资排名中分别取得第三至第五位。至于前二位置预计将由纽约证券交易所与纳斯达克取得,主要有赖于多宗超大额科技新股。

市场信息显示,今年截至9月30日 ,香港将会有98只新股融资大约1,248亿港元。两个数字均较2018年同期大幅下降(分别下调38%与49%),当时有158只新股融资2,427亿港元。而9月底一家亚太地区最大的啤酒公司重新启动超大型发售,将促使香港的全球排名由2019年8月底时的第四位攀升。

德勤中国全国上巿业务组联席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 “今年前三季度期间,中美贸易战、英国脱欧及其他地缘政治因素的发展与不明朗,驱使包括香港在内的环球资本市场变得波动。由于较大型新股发行人需要稳定的市况以助建立新股认购账簿及完成交易,因此它们的上市计划亦受阻。与此同时,市况不稳经常令到市场整体市值下调,这亦导致今年迄今,还未有任何拥有不同股权架构的企业上市,2018年时,两只同股不同权新股于市场上吸纳了大量资金,而不同股权架构新股上市时市值需达到最少100亿港元,是故今年整体新股融资规模萎缩实不足以称奇。”

中国内地新股市场则较为活跃,预计截至第三季度末,将有127只新股,总共融资1,401亿元人民币(1,549亿港元)。新股数量与2018年同期的87只相比增长46%,融资额则从1,163亿元人民币(1,407亿港元)增加20%。上海证券交易所继续在新股数量和融资额上领先,第三季度末预计有74只新股上市,总共融资886亿元人民币(1,007亿港元)。深圳证券交易所则以53只新股融资大约515亿元人民币(586亿港元)紧随其后。

“新设立的科创板是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一个里程碑。”全国上巿业务组中国A股资本巿场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李渭华表示,创立科创板整套理念重心都是革命性的,由高科技板块为主、推行试点注册制,以至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定价机制。来自科创板的33只新股融资472亿元人民币(533亿港元)是今年上交所以及整个A股市场表现更强劲的主因。而当中一只新股还是今年迄今以来内地新股市场融资额中排名第二。

至于中国内地企业赴美上市的市场则持续显现下行的趋势,德勤预料至2019年9月底时,将可见有21只新股融资29亿美元(227亿港元),去年同期则有27只新股融资74亿美元(583亿港元)。这显示新股数量减少22%、总融资额下跌61%,而平均新股融资规模则下降50%。缺乏来自科网企业的大型新股支持、贸易战与美国经济前景不明朗,以及对科创板推出的观望态度均导致今年市场表现较为疲弱。

此外,德勤对香港新股市场自2019年8月底起所显示的种种迹象感到乐观,包括新股申请个案数量、聆讯后数据集刊载的情况,以及个别大型香港新股发行人重新启动早前搁置的全球发售计划。而截至2019年9月20日,新股申请数量已由2019年上半年末时仅逾180宗升至超过200宗。

德勤预计今年余下时间,内地市场或会进一步聚焦科创板,而一只全新科创板成份指数或会于10月推出,并带动科创板新股数量于2019年末时增至80-100家科创企业,募集1,000至1,250亿元人民币。德勤也预料,今年年末时,主板、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三个市场可为全年迎来总共110-130家企业上市,所贡献的融资额达最少1,200亿元人民币。

欧振兴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包括独角兽企业在内的高成长企业以指数增长速度成长。然而单凭一个市场并不足以能够完全满足这些企业的一系列业务需求与庞大融资计划。从更长远看,我们认为两个资本市场更紧密合作互补的优良机遇,方才是支持经济及这些企业健康成长之道。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