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建筑是骨架,环境是容貌,文明是灵魂。
龙岗,这个产业大区,自踏上文明城市创建征程以来,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情怀改变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将城市文明典范作为深圳的战略定位之一,龙岗乘势而上、争先示范,持续深化基层文明全域创建,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不断升级,着力为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城市文明典范作出“龙岗贡献”。
持续擦亮城区底色奏响文明乐章
年逾六旬的龙岗居民陈文近来十分开心,他所居住的横岗街道华乐社区文明风气越来越浓,退休生活很惬意。这是龙岗文明城中村创建的缩影。
为破解城中村环境脏乱差、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的难点痛点,龙岗区在全市首创文明城中村试点建设工作,推动文明创建向基层延伸,带动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城中村建设,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城中村文明发展有了“龙岗路径”。
细微之处看变化,点滴之中见文明。前不久,龙岗地铁3号线桥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意艺术彩绘引起市民广泛热议并点赞。彩绘融入了鹤湖新居、甘坑客家小镇、龙岗河等龙岗元素,清晰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有效展现龙岗文化魅力,传递龙岗文明之美。
近年来,龙岗区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持续举办“龙岗文明开讲”“喜说文明”“龙岗第一课”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携手共建文明城市,还创新打造了龙岗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中心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等,将精神文明建设浸润到城区的方方面面,让核心价值观成为龙岗人民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
如今行走于龙岗城区,在每个旭日东升的清晨或华灯初上的夜晚,总会在不期然间邂逅文明。一座座绿色生态公园与干净整洁的街道相簇相拥,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有序行进,环境优雅的小区与怡然自得的居民和谐共生,扑面而来的文明之风让人倍感心旷神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无人书店、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社区阅读体验中心……2018年7月18日,在第28届全国书博会开幕前一天,深圳书城龙岗城正式开业。“把最好的地段用来建书城”的承诺在龙岗兑现。文化硬件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硬件的完善,可以窥见龙岗的公共文化服务在不断提升。
龙岗区以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主要抓手,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不断创新做法、完善机制,促进城区建成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将文艺汇演、体育培训、公益电影等惠民活动送到最基层,让辖区居民畅享文化福利,并通过新建公共书吧、小微文体设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形成了“十分钟文化服务圈”,提升了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助推实现产业大区向“文化高地”的美丽嬗变。
优化布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今年暑期档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全国,深受好评,总票房也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冠军。殊不知,这部质量过硬、观众口碑爆棚影片的背后,还有来自龙岗的企业——深圳洛克特视效科技的功劳,其为整部影片的精良特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龙岗的文化产业实力可见一斑。目前该区文化企业超过6000家,成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2018年龙岗文化产业实现产值达1802.3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0%。
龙岗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全区经济支柱性产业。区内文化创意园区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尤其是以大芬油画村、中丝园为代表的园区已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甘坑客家小镇荣获首批国家文旅融合先导区(基地)试点,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横岗眼镜时尚e城等园区同样脱颖而出,目前正依托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全力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从园区到企业,龙岗文化产业已形成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文化+旅游等多种新业态融合发展,正不断形成集聚效应,乘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东风,奋力扬帆远航。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