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粤港澳大湾区5G创新论坛:大咖聚集科技盛会,共同探讨5G发展
读特记者 范京蓉
2019-09-22 21:34

2019年9月20日-21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新局(科协)和深圳市通信学会承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2019粤港澳大湾区5G创新论坛在深圳市南山区威尼斯睿途酒店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推动青年科学家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人才交流和优秀科研成果落地,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主场定位放在深圳。

本次论坛以“5G融合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为主题,会议活动包含开幕式和主论坛、技术分论坛、主题沙龙、企业考察走访等多种活动形式,现场还有创新成果展示和研究报告发布,可谓是一场科技盛宴。

系列活动得到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香港通讯业联会,澳门大学科技学院,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中兴通讯,宏电技术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同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宏电技术,云程科技和盛路物联在现场有专题展示和分享。

嘉宾合影

中国通信学会宋彤秘书长、香港通讯业联会张悦宾副主席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梁永生主任在开幕式分别发表了致辞,他们均表示5G技术在未来各个行业领域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为人类生活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深圳和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两个重要城市需积极推进深度合作。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致辞

香港通讯业联会副主席张悦宾致辞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梁永生教授致辞

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香港通讯业联会的林荣执副主席分享了许多在香港做研究的经验和想法,他提到了5G是香港打造成全世界一流智慧城市的重要技术基础,并以生动有趣的视频和动态图向听众们演示了多个领域的5G应用场景, 如4K/8K/12K高清视频体验、AR器械设计、无人驾驶、智能灯杆,电子光纤地图系统、路面智能收费……让听众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5G技术应用带来的便利。

粤港澳大湾区5g创新论坛现场

北京邮电大学的彭木根教授以《5G演进的思考》为题,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对5G演进的思考,包括5G到底是什么,要不要5G以及5G未来怎么走。他从技术的角度对比了4G和5G的不同,强调了未来5G应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但他指出如何将抽象的5G技术变成可被感知的智能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彭木根教授还介绍了未来6G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创想,谈到了 “孪生体域网”、“通感互联网”、“超能交通”等愿景。最后他感慨道,业务的愿景是美好的,但还有很多底层的关键技术需要各个行业共同努力去攻坚,才能实现美好的场景。

来自澳门大学的马少丹副教授分享了澳门大学在物联网方面的研究,介绍了物联网的应用前景,她指出5G对物联网应用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第一大应用是增强移动宽带,可以支持AR、BR、在线娱乐;第二个是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可以支持工业物联网、智能交通等应用;第三大应用是海量机器类通信,支持机器大面积覆盖和稳定长期工作。关于未来5G的挑战,她提到主要体现在通信安全、信号覆盖、频谱资源稀缺以及自主研发芯片竞争力较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朱晓光博士在谈到5G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是需要一个5到10年的进程,才能逐步地实现行业的颠覆性改变。他向听众们介绍了中兴在5G方面的部署以及投入,不管是技术的研究,还是商业模式的探索都一直在跟产业界一起推动。

在成果展示环节,中国信通院广州分院副院长朱金周在会议上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9》,报告从目前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概况与5G之间的联系入手,通过对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地区数字经济规模的测算,总结了其发展特点。报告基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三个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结合国际四大湾区发展对比,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与此同时,中国信通院广州分院还向听众们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大数据创新平台以及平台的实际意义。

主论坛在最后进行了深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深港澳科技联盟秘书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深圳通信学会的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合作围绕开展研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产业示范发展、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培训基地等方面展开,致力于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记者 范京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