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下志愿服务的多项第一!写在深圳义工队伍创建30周年之际
读特记者 刘良龙
2019-09-19 21:19

说明:2019年9月20日是深圳义工队伍创建30周年之日。本文系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作家协会组织的报告文学集《深圳报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花城出版社将于今年国庆前后出版)中深圳特区报、读特新闻客户端记者刘良龙采写的《深圳义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部分内容。

为第二十届高交会服务的部分深圳义工。

9月20日是深圳义工队伍创建30周年之日。在深圳的义工队伍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意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锤炼和提高了自己。2010年,在深圳报业集团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而主办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中,体现深圳义工精神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与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时任负责人袁庚提出、曾经引发各种争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同时入选深圳“十大观念”。

从1989年创建时的19人,到如今的165万人,深圳义工队伍在30年的时间里发展壮大8.68万倍。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这一口号的发源地深圳,义务服务的种子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土壤上破土发芽、长出浓密的根须、抽出绿意盎然的枝叶、开出色彩斑斓的鲜花、结出累累硕果。

深圳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

“义工”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译法,也叫志愿者。其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多年,本质是服务社会,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

义工的全称是义务工作者,即从事义务工作的人。而义务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志愿性、无偿性、业余性、公益性和有组织性。义工,目前只是香港、深圳对义务为社会或他人提供服务的人的统称。对这样的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以及我国的其它省市都统称为志愿者。1996年4月,为了与“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接轨,“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更名为“深圳市义务工作者(志愿者)联合会”。

深圳是中国内地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中国内地第一支义工队伍1989年9月出现在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并不是偶然的。正如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指出的那样:“义工精神是深圳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深圳十几年来改革开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相辅相成,是义工联诞生的社会原因。”

“因为我有慈祥的双亲,所以我希望天下的老人都能安度晚年;因为我有快乐的童年,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儿童都幸福快乐;因为我有美满的家庭,所以我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因为我有一份安定的工作,所以我希望我的同龄人都能安居乐业。为了报答生活对我的厚爱,我要为我们的社会和身边那些帮助的人尽一点微薄之力。” 这是不少义工谈起自己参加义工组织时的心里话。

30年来,遍布深圳全市的义工默默奉献着,一块块干涸的心田被滋润了,一颗颗创伤的灵魂被抚平了,许多人在义工的帮助下渡过困境,不少突发事件和悲剧因此被遏制。深圳义工在深圳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在深圳市如今已家喻户晓,“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深圳志愿精神、“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等志愿口号深入人心。深圳的志愿服务,已经深深根植于城市,成为深圳的文化软实力,让城市更有温度。

30年来,深圳市涌现出多位义工楷模,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委联合组织评出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丛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团中央确定的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典型李泓霖,被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授予“义工标兵”荣誉称号的曾柳英。深圳的义工楷模还有很多,如深圳首批义工的领头人俞泓,深圳市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陈耀文和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封昌红,深圳市义工服务市长奖得主高正荣、叶丽芬、许凌峰、李芳、巫景钦、承明、舒思远、陈锦花、孙影、李栋、李敢、项美云,等等。

30年来,深圳市义工联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全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全国为大型社会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广东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杰出集体”“深圳市人民满意的社会服务集体”等荣誉。

创下中国志愿服务的多项第一

《深圳共青团》杂志2001年第12期封底刊发的《“深圳义工不简单”》组照,反映深圳义工服务第三届高交会的场景。

30年来,深圳义工队伍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义工服务事业和义工组织发展之路,创下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多项第一。

1989年9月20日晚,名为“关心,从聆听开始”的青少年热线电话在深圳团市委权益部办公室正式开通。深圳市首批19名义工开始正式“亮相”,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支义工(志愿者)队伍。

1990年6月6日,“深圳市青少年义务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国第一个法人义工(志愿者)社团诞生。

1998年8月,深圳团市委、市文明办、市义工联共同组织深圳首批20名青年志愿者赴贵州毕节、黔南州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这批志愿者成为国内第一支参加团中央和中央文明办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队伍。

2002年5月23日至2002年12月初,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面向全国招募的5名青年志愿者在老挝开展支教服务。深圳义工李泓霖榜上有名,成为我国首批赴海外服务的青年志愿者之一,并成为全国首批3名“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之一。

2002年12月22日,深圳团市委、市义工联等单位派遣6名义工到缅甸首都仰光和古都曼德勒进行国际义务服务,在当地开展为期6个月的中文、计算机教学工作。这6名义工成为中国首批赴海外服务的地方志愿者队伍。

2005年2月25日,《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经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地方性义工服务条例。

2006年5月31日,在深圳市青年工作会议上宣读的《中共深圳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的决定》,强调在开展“百名优秀义工”评选活动的基础上,对特别优秀的义工,每两年一次由市长授予“义工服务市长奖”。这是全国志愿服务的第一个市长奖。

2008年5月13日,深圳团市委、市义工联组织全国共青团系统第一支抗震救灾义工突击队赴四川灾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2011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志愿者之城”的意见》,从社会参与、志愿组织、社区服务、激励机制、资源保障、文化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20项具体目标,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志愿者之城工作领导小组,规划用5年时间建成“志愿者之城”。2016年12月5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志愿者之城”建设工作总结大会宣布:深圳市委、市政府五年前确定的20项“志愿者之城”建设目标目前均已实现,深圳在国内率先建成“志愿者之城”。   

2012年11月30日,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成立。这一公募基金会,是全国第一个志愿服务基金会。该基金会除由财政支持500万元启动资金外,现已募集资金3000多万元,集聚了一批公益性基金会、社团等资源型平台,用于资助和实施志愿服务项目。

2013年5月,深圳团市委为推动志愿服务课程化而编制的《深圳青少年志愿服务读本》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深圳16所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课程化试点,3所高校开设志愿服务选修课程。这是全国第一本青少年志愿服务读本。

2014年4月,深圳市义工联同时在“腾讯微信”“阿里支付宝”两大平台开通线上志愿服务,每天在线可供市民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有500多个。这在全国属首创。

2015年2月,深圳市义工联开始以社团方式运作,由社会人士担任理事会会长,以“直营”的方式推动直属的各志愿服务组发展,以“加盟”的方式吸纳团体会员单位,广泛联系社会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这在全国也是首创。

深圳市义工联环保生态组部分义工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推广活动。

2015年7月,深圳团市委、市医疗卫生部门联合启动“健康志愿服务U站进医院”,率先在全国探索医疗系统志愿服务岗位化、专业化运作模式。

2017年5月12日,为全面提升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构建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深圳团市委联合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员会、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联合组建成立了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以及10支区属分队、大学生分队和少先队分队共13支队伍,目前已招募志愿者4300余人。这是全国第一个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

2017年6月4日,深圳团市委围绕市委市政府治水中心工作,开展“河未来·益起行”志愿服务项目,组建了“志愿者河长”“河小二”“护水骑兵”“红领巾小河长”等志愿服务队,建立了6个护河治水U站,将U站打造成治水志愿服务工作的大本营,发挥护河治水U站“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功能,即护河治水志愿服务值守中心,水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基地、青少年环保教育实践基地、水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和项目交流基地。这是全国第一个治水工作志愿服务项目,全国第一个治水工作志愿服务队。

2018年7月19日,深圳市首家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站在盐田区沙头角田心市场附近建成使用,成为全国第一个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站。

2019年3月5日,由深圳团市委、市义工联为深圳志愿者所打造的 “义工天地”展览馆揭开了神秘面纱,成为全国第一个义工(志愿者)展览馆。展览馆包含来访接待区、数字互动区、志愿者识别区、大事记展区、志愿者风采展示区、活动项目展示区、志愿服务基金会展区、休闲区、会议办公区共九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设进入3.0阶段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义工联的“守护海岸线”志愿服务者正在清洁海岸沙滩。

当前,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设进入3.0阶段,推动志愿服务从最初的提供基础性社会服务(1.0和2.0阶段),向纵深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转变(跨越到3.0阶段)。参与社会治理包括做社会润滑剂、弘扬义工群体心态正能量、抓好平安幸福城市建设等;凝聚社会共识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发展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形成向上向善的城市观念、品格。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设3.0阶段的方向是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推动志愿服务的法治化进程,深化志愿服务的国际交流,力争到2020年年底,深圳志愿服务事业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国“志愿者之城”示范市。

可以想见,在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设的3.0阶段,深圳的义工(志愿者)队伍还将为中国的志愿服务继续创下更多的“全国第一”。

人们因“爱”而聚集在义工(志愿者)的旗帜下,又把“爱”洒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千世界。

(以上图片均由深圳团市委志愿者部提供)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刘良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