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滑技术有望催生“独角兽”!坪山区又一新型创新平台获市级支持
读特记者 肖雄鹏 通讯员 何荣 刘盛涛 文/图
2019-09-18 18:24


记者9月18日从深圳市坪山区科创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落户的超滑技术平台正式通过市政府决议获得市级的建设支持,这意味着坪山区又一新型应用研发机构获得市级肯定,对提升坪山区乃至全市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快从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全新产业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超滑技术平台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简称“超滑所”)设立,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发起、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领衔组建、深圳市政府和坪山区政府共同支持。超滑所致力于结构超滑的颠覆性关键技术和源头创新技术,努力建成世界领先的结构超滑研发基地,从而催生出多个未来技术“独角兽”。

据悉,郑泉水教授团队于2008年首次在实验中实现了微米尺度结构超滑,团队主导的超滑技术项目已经连续6年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的结构超滑面记录,并最先开展了结构超滑器件的发明和专利布局,该项技术现已是处于产业化应用的前夜。超滑所预计可在五年内申请专利12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50项,开发出至少2款基于超滑技术的原型样机,落地产业化企业1家以上。

当前,深圳市委市政府正按照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加强关键共性研究、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创新平台的建设,推动我市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坪山区作为深圳国家高新区两大“核心园区”之一,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近400家。今年1-7月,坪山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534.1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80.61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268.91亿元、62.39亿元、127.83亿元,分别增长8.4%、21.6%、9.4%,三大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具备良好的技术应用基础和扩展前景。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肖雄鹏 通讯员 何荣 刘盛涛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