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家移动医院“亮相”! “陆空”一体灾害应急救援
读特记者 余海蓉 罗莉琼/文 李伟文 陈敏芝 任宪平/图/视频
2019-09-18 14:47

“深圳北部发生一起严重的楼房坍塌事件!”18日一早,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接到救援命令,9辆紧急救援车组成的移动医院快速到达位于观澜的“灾难现场”,急救直升机到位,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迅速展开……

18日,深圳首家移动医院“亮相”,“陆空”一体进行灾害应急救援的大型演练。

两小时内搭起“野战医院”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小时内,在“灾难现场”附近的一块空地,一个功能完善的临时医院快速搭建完成。

门诊帐篷、医疗帐篷、通道帐篷等9顶帐篷支起来,门诊、抢救室、留观室、内科病房、外科病房等有序分区。这些帐篷具有抗沙尘、抗风力、抗降水、抗腐蚀等特性,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依然能保证安全的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野战手术车、野战急救车、医技保障车、中型伤员转送车、野战消毒灭菌车、发电车、淋浴车、应急物资保障车、中风移动急救救护车,配备了现代化急救、手术装备和特检设备,“变身”手术方舱、医技方舱、消毒灭菌舱等,能够对急危重伤病员进行抗休克、心肺复苏、除颤、通气等紧急救命处理,现场还可以开展紧急的急救手术、专科手术,大大提高紧急救治的能力和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据介绍,在野外无水电补给的情况下,“移动医院”能够维持72小时正常运转,可以在同一时间开展2台手术,昼夜24小时接诊超过100名患者。

陆空救援25名“伤员”

在“灾难现场”,41名救援人员迅速对25名受伤人员进行“检伤分类”,开展“医疗救治”。

对于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失血性休克“伤员”以及左前臂离断伤“伤员”等,救援人员用担架将其送上救护车,护送到一旁的移动医院进行救治。

对于头皮挫裂伤、关节扭伤等轻型“伤员”,救援人员则现场做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处理后,再呼叫救护车送往移动医院。

在移动医院,救援队有序分工:在观察帐篷对轻型中型“伤员”进行救治观察,在抢救帐篷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在手术车开展闭式引流、清创缝合等中小型“手术”。

同时,移动医院与航空医疗救援联手,将“危重伤患”从移动医院抬上直升飞机。5分钟后,“伤员”就从观澜“事故现场”送达位于光明的中山七院,进入绿色抢救通道。“陆空合作”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据悉,今年3月28日,中山七院航空医疗救援正式启动,是国内首家落地的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医院。通过建立“空中生命通道”,中山七院将紧急医学救援半径拓宽至300-400公里的范围,可以有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急危重症医疗救治。

建设海陆空立体灾难救援体系

在传统的医疗救援中,患者从灾难现场转送到医院,需要耗费不少时间。“移动医院”的最大优势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综合医疗救护系统(包括人力、技术、设备、信息系统等)完整的“搬运”到灾难现场,实施专业的现场救助,缩短运输途中的救生“黄金时间”,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减少伤残、安全转运。

紧急医学救援是公共卫生体系与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现代科学文明水平的具体体现。2018年,中山七院承担的深圳“移动医院”建设项目,成为广东省第2家、深圳市唯一一家“移动医院”。同时医院建立了一支由60名队员组成的救援队,涵盖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不同专业。

“本次演练包括了突发事件中抢救、救治、伤员运送等全流程,移动医院把院前的急救移到了灾难现场,以便医护人员在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内,以最有效的方法来抢救病人。”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表示,此次演练标志着移动医院具备紧急医学救援的作战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据悉,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是中山七院重点建设的三大中心之一,包括急诊医学科、院前急救科、深圳市移动医院和紧急医学救援队、急救技能培训中心、急救与灾难医学研究所等。何裕隆院长透露,下一步还将严格按照国家级公共卫生灾难救治中心的定位,提升海陆空立体灾难救援的能力,逐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罗莉琼/文 李伟文 陈敏芝 任宪平/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