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赠“月光饼” 赏灯“竖中秋” 深圳这些中秋习俗你知道吗?
读特记者 韩文嘉
2019-09-11 17:28
收录于专题:网络中国节·中秋

中秋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拜月赏月,吃月饼、田螺、芋头等节令食品,是深圳民间过中秋节的传统。读特记者日前采访了深圳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民俗学者廖虹雷,请他分享了深圳地区的中秋习俗与其内涵。

资料图

中秋的吃食:食芋头田螺、自制月光饼

中秋节期间,除了月饼之外,深圳人还会做“月光饼”。“节前一两天,还有许多人家里用新收成的糯米舂成米粉,掺上白糖与水做成白糖饼,俗称‘月光饼’,用作拜月光和祭祖的专用品。”廖虹雷介绍。

此外,旧时深圳人还有一系列的应节产品。从八月初一开始,各镇饼家和茶楼食肄就开始做做油(月)饼卖,人们探亲访友时会带上月饼或自家制作的“月光饼”互相馈赠,还专门送给小孩“猪笼饼”(即用竹篾编织成巴掌大小的小猪笼,内装猪仔饼)。民谚云:“八月中秋到,油饼食旁细茶”。

在中秋前,人们还要准备好拜月赏月的物品。廖虹雷介绍,例如石岩、龙华、布吉一带农家,到果园采摘柿子回来,挑选个大匀称漂亮的柿子,用香火“藏”熟成红柿;公明、松岗和西乡、南头的农家,收获芋头、菠萝、菱角待用;横岗、龙岗、坪山的农家到田里“扯花生”或在自已“自留园”里摘柚子和青榄等,一方面自用,一方面挑到墟集上售卖。他还记得,旧时省港澳地区的人拜神,最喜欢选用石岩镇出产的红柿,因为该柿子红色熟透而蒂仍是绿色的,象征绿色生命旺盛。

清康熙《新安县志》载:“八月中秋,具酒赏月,食芋。”而清乾隆《广东通志》记载:“八月望,夜赏月,尚剥芋、食螺。” 廖虹雷介绍,深圳人赏月、食芋、吃田螺,已有几百年传统。

资料图

中秋的习俗:祭祖、拜月、“竖中秋”观彩灯

廖虹雷介绍,以前在中秋节前八月十四那天,深圳有些地区的人们会张罗一场预食酒肉的“迎月”小聚会。中秋当天,人们挑选吉时在家里拜祭祖先。龙岗、横岗、坪山、坪地、坑梓一带乡村,有清明不拜山而在中秋节扫墓拜祭先人的习俗。随后,一家人相聚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这是深圳民间一年之中仅次于春节的“年夜饭”。

吃过晚饭,“拜月”是中秋节的重头戏,包括吃月饼、祝团圆、舞草龙、玩灯笼、“耍乐仔”、“烧瓦塔”等民俗活动,几乎通宵达旦。

当月亮出来之时,妇女在室外摆上八仙桌,桌上供奉月光饼、月饼和柚子、红柿、菱角、花生、芋仔、油柑子(或鲜桃或杨桃)六大特产,然后烧大香,点红烛,燃“月光纸”。这月光纸通常由佛山工艺人人工木刻版水彩印制的“月光祃”“兔儿爷”神像及绘有月神和月宫的“衣纸”。祭月后随即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成员吃食。

此外,廖虹雷还介绍,有首本地儿歌唱道:“八月半,树中秋;食月饼,擘碌柚。”“竖中秋”又名“树中秋”,习惯是在中秋节期间将一根竹子竖立门前,挂上几个小灯笼,或者用彩纸制成各种鸟、鱼、瓜果灯盏串吊起来,装饰店铺和家宅。因此,中秋期间也有悬灯、赏灯、猜谜之俗。在南头城、大鹏城或深圳、沙头角、西乡、沙井、公明、观澜墟等大户人家与老店名铺前,会高挂玻璃纸彩灯或走马灯,一般人家则挂纸摺灯或六角灯。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