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70%以上的创新成果

读特记者 刘良龙 文/图
2019-09-07 23:00
摘要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广东,民营经济贡献了广东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投资、70%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95%以上的市场主体。

9月7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主办的“‘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广东行暨‘产业前沿 引领国际’座谈会”在广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广东,民营经济贡献了广东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投资、70%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95%以上的市场主体。

据介绍,广东省一直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以后,相继召开省委常委会、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进行专题学习贯彻,率先在全国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民营经济十条”),成立以马兴瑞省长为组长的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三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今年,广东省又相继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用地、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项政策,抓紧修订《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并于8月由马兴瑞省长主持召开全省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

在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方面,广东省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2018年,全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改善民生、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共减免税收2297亿元;实施“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2018年为企业减负897亿元。2019年上半年,落实“实体经济十条”为全省新增减税降费约400亿元。

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广东出台了《广东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若干政策措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提出22条政策措施。实施差异化监管考核制度,推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对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给予奖补,在全省推广设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2018年民营企业新增贷款471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1.8%2019年上半年,广东辖区地方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350亿元,较年初增长12.9%,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约2.5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约51.7万户,较年初增长25.4万户。

在加快优化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方面,广东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项目开工前政府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实施“二十四证合一”改革;出台实施“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建成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省级跨部门涉企政策“一站式”网上发布平台。每半年召开“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截至今年7月底,偿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9.63亿元。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全省11件涉产权申诉案件已进入再审程序。

在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广东完善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形成覆盖全部地市和90%以上县区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队伍。实施新粤商培训工程,2019年计划培训超过1万人次。在全省推广发放中小微企业服务券,2019年迄今共发放5500多万元,目前已有超过3000家中小微企业成功申领。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自主举办广东商品展览会,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博会,参展人数和成交金额分别增长8.4%2.1倍。举办了2019年“中小微企业日”大会,营造关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良好氛围。

广东省还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2018年,在全省4.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七成;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8万家,约占全国总量的21.6%,居全国首位;推动3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实施数字化改造,新建21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8816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全省营业收入超100亿、超1000亿的民营大型骨干企业分别有109家、15家。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刘良龙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