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TALK | 自然故事会 让城市更加美好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2019-09-07 18:04

“在绿色屋顶上, 聆听着自然的低语呢喃,感受着城市呼跟吸的片段,交换着你我与自然与城市的私密故事。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9月7日,由大自然保护协会与华侨城欢乐海岸共同发起的以“台风中,城市里的树木如何生存?”和“创建儿童友好型海绵社区”自然故事会以屋顶TALK的形式,让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的人聚在一起,分享自然美学、自然生活相关的故事,重拾人与自然的良善关系,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建立更强有力的生态对话。

每年的7-10月是深圳台风季,受台风影响,每年深圳有成千上万棵树木受损。树木本身大自然的典型标志,但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日常生活中,树木和绿色植物可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天然保护屏障。

台风中,什么样的树木更容易生存?作为这个城市里的居民,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去年台风“山竹”过后,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冯晓开始探索和尝试对受损树木再利用,“台风‘山竹’之后,在华侨城湿地公园内,用来做自然教育的外来物种银合欢树受损严重。”去年10月底,在一次国际论坛上,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将部分倒伏树木制作成纪念牌赠与参会嘉宾,以见微知著的方式加深人与自然关系,城市与自然力量的思考,提醒更多人加入保护自然的行列。

长期在城市管理一线的梁治宇分享了人与自然、城市和自然的关系思考。他认为,在城市管理中首先要保护的是人,相反植物则是很聪明的,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智慧,“植物从生长到死亡也是生命的一个过程。这整个过程都可以为人类创造价值,例如,树木倒伏后,可以再回收利用,将树木粉碎做肥料,土壤改良剂,甚至是作为发电材料,也可以再次加工成日用品。”  梁治宇呼吁大家:需要正确认识植物的生命过程,也要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保护好自己和大自然。

作为活动中的重要一部分,创建儿童友好型海绵社区成为参与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面临城市内涝积水带来的问题,很多身处城中村的孩子们上学不仅出行不便,还容易遇到积水容易触电、马路井盖缺失等各种危险,成为城市孩子们的“痛”?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建设儿童友好型海绵社区,大自然保护协会成立科技顾问团队参与了由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发起的腾讯99公益日计划,以城中村社区为申请对象,提供1套儿童友好海绵社区建设工具包,提供专业的导师团队带领儿童参与社区共建。该计划将为5个城中村社区提供3万以内的启动资金,帮助社区进行局部海绵改造。未来,该计划将实现儿童友好海绵社区建设工具包普适化,给每一个支持项目的市民提供服务和帮助,社区儿童和家长可以一起建造属于自己的海绵社区。

除了对话沙龙环节,来自建筑设计、雕塑设计、平面设计领域的4位知名艺术家还在现场运用来自大自然的可循环材料与公众一起创作自然装置作品,通过艺术跨界,探讨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让自然在城市中蔓生,重塑城市自然生命力。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