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的龙美术馆(西岸馆)正在热展的“不羁——龙美术馆扬州画派书画展”,展出了郑板桥、金农、李鳝、黄慎、罗聘、华嵒等人的经典作品,更特别展出石涛、朱耷、吴昌硕、齐白石的名作,借以对比阐述“扬州画派”于清代以来在画坛上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吴昌硕,《山水卷》局部
不同于家喻户晓的齐白石,其师长吴昌硕一直难进入大众视野。齐白石的画作大多富有生活情趣、雅俗共赏,而吴昌硕的画作则更偏向传统、儒雅含蓄。他自言“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厚积薄发的大师,影响了诸如齐白石、王一亭、朱屺瞻、潘天寿等艺坛巨匠。
吴昌硕非常喜爱画梅,龙美术馆(西岸馆)正在展出的《红梅行书轴》是吴昌硕晚年时期画作,画作左右均分为二,梅花与题诗相映成趣,墨色如丝绸一般顺势而下。
吴昌硕,《红梅行书轴》
疏密有致的梅花构成了盛放之景,浓淡不同的花色也暗示着空间上的层次感。这株梅花并非如前朝很多画作中的描绘那样孤傲冷艳、高不可攀,而是蓬勃地向上生长。
吴昌硕早年专攻金石书法,再习诗,最后开始绘画,最终将诗书画印在艺术作品中融为一体。所以欣赏吴昌硕的画作时,不能忽略他的题诗,甚至在许多情况下,他是胸中先有诗意,再绘制相应的景象的。这种自然的创作过程就是东坡所说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