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家江冰眼中的广东文化:兼容并蓄,迎天下客人

读特记者 刘良龙
2019-08-31 19:35
摘要

江冰认为,客家菜与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代表。

记者8月30日从广州市社科联获悉,由该单位主办的“站在广州说广东——广东地域文化与文学个性”》讲座近日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冰向读者畅谈了他眼中的广东文化,并为其新作《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签名赠书。

江冰在讲座现场。

江冰新作《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书样。

广东文化:兼容并蓄,迎天下客人

江冰来自江西南昌,经过20年在南粤大地行走和思考,他对广东文化的熟悉已超过很多本地人。他认为,广东人的个性与特质或许可以用三个粤语来概括:首先是“揾”,将高大上的理想都变成揾食,低调务实是他们的人生态度;其次是“捱”,吃苦耐劳,靠勤劳致富;再次是“叹”,“叹茶”“一盅两叹”体现了广东人的文化心理和对生活的态度。所以,广东人的个性是八面来风,兼容并蓄,迎天下客人。这也是他的《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这本书所要传达的中

江冰为读者签名赠书。

心思想。广东文化既有海洋文化的开放性,又有跨文化的兼容性,它不同于中原的“重农抑商”和“父母在,不远游”,而是有自己的商业传统。所以,我们要珍惜广东本土文化,书写广东本土文化!

广州:集慢生活与快生活于一体

江冰说,珠三角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广州人很早就懂得做生意。广州是一个特殊的城市,集慢生活与快生活于一体,不同区域有不同氛围。骑楼、老码头充满商业气息;保留了粤剧、建筑、粤菜等众多传统文化;粥粉体现南方精细稻作文化,代表一种生活方式;粤剧最早使用多种语言,粤语进入粤剧只有上百年历史。

他认为,如果说北京把外国人变成中国人,广州则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如温水煮青蛙。广州人讲话比较温和,人际关系比较放松,注重隐私;经济条件比较好,藏富于民;粤菜比较温和,煲汤比较顺口,生活比较舒适。

客家:客家菜与客家山歌

“要问客家来何处,客家来自黄河边。要问客家居何处,逢山有客客居山。”这是对客家的注解。客家是什么?它是来自北方中原的民系,南迁至闽粤赣交界处,由于进入时间广东晚,已无平原可居,因此常常在深山里拓荒,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才形成今天之客家。江冰认为,客家菜与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客家菜两个特点,一是酿,酿豆腐、酿茄子,是北方饺子的本土演变;二是味道偏重,腌制比较多。客家注重祖先崇拜,重祠堂,重祭祀,而且崇文重教,出现许多耕读世家。

粤西:百越底子,先秦遗存

江冰说,粤西沉淀了很多文化传统,吴川博物馆的展品都带有古风;百越底子,先秦遗风,将百越文化积淀下来;粤西方言复杂,犹如浪潮交替,你中有我我中有它;高州古城带有中原色彩,是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产地。粤西崇拜冼太夫人,她是真正的“穆桂英”,也是广东没有打出去的文化品牌。雷神陈文玉是雷州半岛的神,高州仙人潘茂名是茂名市名的由来。

江冰认为,粤西保留众多传统艺术。雷州石狗体现生殖崇拜,而当地人好吃狗肉,体现了文化的叠加。茂名木偶戏、雷州石狗等珍贵文化遗产如何保留?粤西飘色、人龙舞与珠三角有何联系?这些都值得研究,单是非遗远远不够。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向国际传播,文化人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潮汕:带有神秘感

江冰说,潮汕人是广东人中的奇葩,带有神秘感,栖居粤东。商有华人首富李嘉诚,文有国学大师饶宗颐;潮菜是中国最精贵的菜,可跟顺德菜、广府菜媲美;潮剧仪式化内容不亚于粤剧;看重家庭和传统,离婚率全国最低;行到何处同乡会就到何处,体现对外抱团传统。

江冰认为,潮州保留很多古代习俗,出花园是一种成年礼;潮州祭祀天下闻名,拜的老爷我们永远不懂;潮州工艺美术是全国团体冠军;潮州工夫茶名扬四海;潮州建筑媲美皇宫。内地很多传统艺术在衰落,而潮汕民间艺术是活化的。潮汕文化特色可用一句话来体现:种田如绣花。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刘良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