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至10月,进入后汛期的深圳还将有一至两个台风进入500公里范围;天气阴晴不定,建议广大学生家长下载“预警铃”,享受深圳气象部门提供的个性化气象服务……8月30日上午,在深圳市气象局举办的9月天气趋势新闻发布会上,该局有关负责人做出上述表示。
新闻发布会现场
后汛期:小台风大影响
据介绍,厄尔尼诺事件持续至今年8月中旬后结束,同时,今年汛期前期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势,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台风源地,导致前期台风强度弱、生成数量少;进入8月以后随着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减弱,副热带高压北抬,台风获得了活跃发展的条件,生成数量增多、强度增强。后汛期,深圳天气呈现“雷暴大风多发、小台风大影响、高温热夜天数多”特点。
后汛期以来,先后已有“木恩”、“韦帕”、“白鹿”3个强热带风暴以下等级的小台风给深圳带来风雨影响。其中,“韦帕”对深圳造成的台风综合降雨影响居2008年以来第6强。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和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出现高温时,后汛期深圳平均气温28.9℃(略高于气候平均值28.8℃),最高气温36.1℃(略高于气候平均值35.9℃),都高于气候值。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5天,较同期气候值偏多2天。热夜天数12天(日最低气温≥28℃),为2005年以来同期第三多(2018年同期仅2天)。
记者了解到,8月深圳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台风和暴雨,灾情较重的过程为 “韦帕”和8月18日暴雨,各区均出现了多起低洼积水事件。据介绍,灾害容易出现在重点工程、涵洞桥下和低洼路段等区域,当每小时雨量达80-100mm时,低洼区域积水可达70-100cm。
天气趋势:9月中下旬台风活跃
近期台风活跃,前脚“白鹿”刚走,后脚“杨柳”上场。
深圳市气象台预计,后汛期还将有1-2个台风进入深圳500公里范围,2个台风活跃时段分别在8月底至9月上旬中期和9月下旬。9月上旬中期南海中北部海上热带云团活跃,很有利于台风生成,4-5日前后南海有台风活动,并可能和西南季风叠加造成明显降水。9月中旬后期至下旬西北太平洋有台风活动,可能在珠江口附近或以西地区登陆,给深圳带来严重风雨影响。
具体来说,8月30日—9月1日,深圳多阵雨天气,部分时间雨势稍大,局部大雨到暴雨;2-3日多云,有短时阵雨;4日起雨势加大。未来一周南海热带系统活跃,仍有可能有台风酝酿生成,提醒广大市民及时关注深圳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天气预警预报信息。
温馨提示:订制“预警铃”安全出行
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深圳气象局共发布72条天气预警信息。依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今年8月,深圳市气象局及时通过电视台、网络、微博、微信、全网短信等13种渠道广泛向市民发布预报预警、致灾预估、防御提示等信息。
今年春季开学前,深圳市气象局联合市教育部门面向广大学生家长推出民生实事“预警铃”,市民朋友可以个性化定制上下学预警信息,掌握所在区域的天气预警信息,根据台风暴雨防御指引做出合理安排,安全出行。截至8月28日,定制用户超45万人次,针对早、中、晚三个上下学时段,共发布41次预警铃信息,服务超900万人次,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广泛好评。
8月末到9月中旬是台风影响的主要时段,为了让学生、家长、老师在台风和暴雨期间能够及时获取所在区域高级别预警信息提醒,以及停课(或延迟上课)等防御指引,深圳市气象局将联合市教育在新的学期加大“预警铃”的推广力度,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上下学时段高级别台风暴雨精确预警服务,降低市民出行风险。广大市民可以通过“i深圳”手机APP、“深圳天气”微信公众号和“深圳天气”手机APP定制服务。
另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公共服务能力,深圳市气象局联合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推出《深圳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提示》。《深圳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提示》包括台风、暴雨、雷雨大风、雷电灾害风险提示和深圳市各街道积水参考降雨阈值两部分内容,市民可根据提示内容提前做好防御措施,在恶劣天气避开危险区域。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