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田区梅林一村,每到傍晚时分,居民们定时定点投放厨余垃圾,成为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9日下午,记者随福田区主要领导调研时了解到,该小区已率先开启垃圾分类3.0模式,“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垃圾分类模式,收到良好效果,越来越多的居民自觉加入到分类投放垃圾的队伍中来。
梅林一村是深圳市政府开发的福利房和微利房于一体大型住宅小区,小区占地面积3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共有住房6840套,常住居民约三万人。
2018年11月起,梅林一村率先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垃圾分类模式。小区共设35个集中分类投放点,摆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收集容器,配套设置投放指引牌、照明设施、语音提示设备和洗手池。
“您好,请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谢谢。”傍晚的梅林一村,是垃圾分类点最忙碌的时候。只要有人靠近,红外感应的喇叭就会响起提示声。垃圾分类点张贴着垃圾分类的提示,电池、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厨余垃圾等垃圾桶顺次排开。
厨余垃圾桶是“分类垃圾桶家族”的新成员,今年6月27日正式加入,每天19:00-21:00“厨余垃圾”桶就会摆出来,等候居民吃完饭后把垃圾拎出来。
连日来,记者在梅林一村看到,晚上7时多,不少居民就从楼栋里走出来丢垃圾。每个垃圾分类站点旁有一位身着红色T恤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他们一边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一边登记居民垃圾分类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目前小区大部分居民已经能分类投放垃圾。”小区管理处负责人表示,物业管理处负责督导各类垃圾收集、暂存,并将不同的垃圾并交由专业公司收运处理。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梅林一村共回收玻璃、金属、塑料等可回收物约30吨,废旧衣物0.42吨、废旧家具近121车,有害垃圾(电池灯管、电池)1358公斤。近一个月来,厨余垃圾晚间平均回收率在20桶以上,周末回收量可达2.2吨,其他垃圾从原来的每天20吨下降到现在的17、18吨。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