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向街道、社区移交工业企业和“散乱污”企业底数

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张红艳 文/图
2019-08-25 21:51
摘要

8月23日,深圳市光明区向辖区街道、社区移交工业企业和“散乱污”企业底数,涉及辖区约1.2万家企业底数和“散乱污”企业底数。

读特记者从8月23日召开的深圳市光明区污染防治攻坚暨茅洲河达标冲刺动员大会获悉,光明区向辖区街道、社区移交工业企业和“散乱污”企业底数。据悉,此次交底工程,光明区将辖区约1.2万家企业底数和“散乱污”企业底数分别移交给辖区街道、社区,由辖区街道、社区落实属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据了解,按照省、市“散乱污”企业整治的工作部署,光明区从2018年起已整治“散乱污”企业1700余家,但是没有从源头上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责任没有压实,个别社区、园区出现了“散乱污”企业回潮。光明区此次实施交底工程的目的,就是明确辖区街道、社区属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充分利用辖区街道、社区的力量加强巡查整治,并组织工业园区规范出租物业行为,严把企业引入关,在引入企业前先征求环保顾问意见,避免“散乱污”企业反复治、治反复。

为切实形成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光明区制定了《深圳光明区水污染治理责任追究工作意见》,明确了部门、街道追责十种情形、社区追责六种情形。交底后 ,在工业企业底数的基础上新引进“散乱污”企业或在“散乱污”企业整治底数基础上原址原地出现回潮,将视情形分别追究街道、社区的责任。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张红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