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开征“拥堵费”了?有关部门建议做好技术储备

记者 周元春/文 张耀波/图
2016-09-22 02:13
摘要

市交警局建议做好技术储备,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对进入我市特定区域、路段的车辆,征收“拥堵费”的可行性和实施时机。

深圳要开征“拥堵费”了?21日,在市政协举行的交通视察情况通报会上,市交警局建议做好技术储备,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对进入我市特定区域、路段的车辆,征收“拥堵费”的可行性和实施时机,市规土委也提出,要提前开展关于拥挤区域收费等重大交通政策研究。

深圳道路全天拥堵时间达3小时

7222619cfb36d98a22dc1a7d3c626474

“道路通行走过了‘红利期’,呈现严峻的形势。”市交警局局长徐炜在情况通报时表示, 2014年,我市推出了“法治通城行动”,严格的治理加上限购政策,我市交通拥堵里程为近5 年最低水平,然而2015年即“报复性反弹”,达到315公里,上升幅度为17.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交通红利已经荡然无存。而2016年上半年的数据更加不容乐观——拥堵总里程为271公里,交通拥堵里程同比上升10.8%,交通拥堵时长同比上升42.9%。全天拥堵在道路上的时间达3 小时,平均增加54分钟,最拥堵区域高峰出行时间已经是低峰出行时间的9倍。

目前,全市共计约2000个路段处于较拥堵以上等级。拥堵总体呈现原特区内向原特区外蔓延,高峰时段向平峰时段侵蚀,节假向工作日靠拢的明显趋势。并且可以预测,随着前海等城市新中心的逐步确立,我市原特区内外职住分离进一步加剧,将进一步加剧以梅林关为首的原二线关通勤拥堵道路交通拥堵。

提前研究征收“拥堵费”可能性和实施时机

214433056585001750

徐炜表示,当前我市交通拥堵治理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缺乏有效的抓手和应对机制,无法在设计、建设、管理层面予以解决,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拥堵成因,随时可能发生局部性、区域性的拥堵,并引发大面积、长时间的较大拥堵。其中车多路少是导致我市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

那么如何有效改善我市交通工作?徐炜通报了我市交管部门近、中、远期的设想和对策建议。

在远期措施方面,徐炜提出要开展交通政策研究,引导交通问题解决。要研究并制定城市快速路管理办法,对原二线关口、东部景区等特定区域单双号出行、按尾号限行等政策进行研究。比如,东部景区路网和地铁等交通硬件短时间难以匹配,可研究景区车辆预约制、单双号行驶、建立海上公交系统等方式方法

另一方面,备受争议的征收“拥堵费”问题,徐炜也提出了建议。徐炜表示,做好拥堵收费技术储备,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对进入我市特定区域、路段的车辆,征收“拥堵费”的可行性和实施时机。启动下一步扩大全市限外范围方案储备研究,加大对绿色出行自愿停驶的参与度。

与此同时,在情况通报会上,市规划国土委副主任乔恒利也提出,在土地资源紧约束背景下,如何创新面向存量用地的新型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问题。他表示,我市要加强交通政及实施评估研究,提前开展关于拥挤区域收费等重大交通政策研究。

编辑 小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