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深圳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先锋
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2021-06-05 07:35

六月的鹏城,空气越发清新,湛蓝的天空,低垂的白云,绚烂的晚霞,与高楼大厦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成为深圳人朋友圈津津乐道的话题。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现代化目标之一,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提出“建设美丽深圳”,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路径,确立“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发展目标,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决定性成就,空气质量处于国内超大城市领先水平,并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去年成为唯一获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副省级城市。

坚持生态立市,以绿色低碳破解发展难题,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汪碧水被红树林环抱,白云和高楼倒映水面,不时有鸟儿掠过划出美丽的弧线——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华侨城片区,有一个面积近70万平方米的湿地。14年前,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无人管理的滩涂地,如今已成为800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地。这就是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深圳唯一的国家湿地公园。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深圳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为市民在都市中央保留住这个原生态的自然家园。

深圳是典型的“三大三小”,即经济大市、产业大市、人口大市,同时也是空间小市、资源小市、环境容量小市。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成为一道难题。坚持生态立市,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概念,并在国土开发空间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将市域面积近50%纳入控制保护范围,布设生态资源保护安全网。

目前,全市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04.6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0.26%,划定比例在珠三角核心六市最高,森林覆盖率达到39.78%,是“国家森林城市”,提前一年实现“千园之城”目标。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圳将绿色低碳作为破解深圳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初步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持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1%,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66%和72%,每平方公里产出GDP居全国大城市首位。

此外,深圳还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并重点突破,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绿色低碳发展,发动生态文明全民行动,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成为现实。

坚持改革创新,持续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为美丽深圳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深圳始终坚持筑牢能力基础,以深化改革为突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深圳提供有力保障。

近日,深圳大鹏新区推出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在碳达峰、碳中和备受关注的当下,该指南不仅能科学评估大鹏新区海洋碳汇资源价值,推进海洋蓝汇资源价值市场化,还为科学制定海洋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为深圳乃至全国开展海洋碳汇核算提供试点经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3月23日,深圳推出全球首个GEP核算“1+3”制度体系,该体系可一键计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给绿水青山估个价。

GEP核算体系有效弥补了GDP核算未能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缺陷,为GDP勒上生态指数的缰绳,有助于形成以GDP增长为目标、以GEP增长为底线的政绩观,是推动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手段。

“深圳GEP核算体系探索对城市生态管理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意义,具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并获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普遍认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评价说。

近年来,在率先实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的基础上,一大批引领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举措在深圳加快落地。

目前,深圳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正不断向纵深推进,不断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使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深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指挥棒”和“助推器”。

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市民生态环境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在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并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生态环境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天蓝地绿水清,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是广大市民的期盼。

针对市民普遍关注的大气、水环境等问题,深圳始终坚持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坚持科学治污,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最高规格、最大力度、最强举措推进蓝天、碧水保卫战,不断提升市民生态环境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向着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目标,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重点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空气质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今年1-5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0.8微克/立方米,AQI优良率98.7%,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

向着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圳用4年时间补齐近40年水环境历史欠账,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好转,159个黑臭水体和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提前一年实现全面消除黑臭,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目前,全市159条河流水体、1467个小微水体稳定消除黑臭,五大河流考核断面平均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IV类及以上。

建设美丽深圳,未来更可期!

深圳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

锚定新蓝图,深圳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努力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生态环境领域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果实。

(原标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深圳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先锋》)

编辑 李林夕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