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学名家聚樟木头齐为东莞文学鼓劲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陈剑锋 魏洪东 邹晓威 蒋鑫 文/图
2019-07-29 18:37

名家聚樟城,交流话文学。

7月28日至30日,来自中国作协、广东省作协、东莞市委宣传部及东莞市文联的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国20余位作家,与20多位东莞市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家村民”代表一起,齐聚樟木头镇进行文学交流,参加“中国文学名家看东莞”系列活动,为东莞文学鼓劲。

东莞文学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文学概念

7月29日上午,“中国作家看东莞”文学交流活动在樟木头镇一村山庄举行。

“东莞是一片文学的沃土,也是一片文学的孵化地。”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吴义勤出席活动并表示,能把全国这么多作家吸引到东莞,体现了东莞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创新的气度,同时,这种气度也在文学界里充分地体现出来,东莞的文学已经超越了东莞地理的概念,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文学概念,全国各地的作家纷纷来到东莞,书写东莞,体现了东莞文学的包容性、开放性,东莞文学对中国文学大量的贡献值得我们好好地总结研究。他希望每位作家都可以创造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国营认为,此次文学交流会活动,邀请了众多国内文学名家前来东莞,以东莞文学为个案和考察中心,就当前文学领域中的一些现象和话题,进行交流座谈,对东莞文学的优势与局限以及一些问题,进行高瞻远瞩地把脉问诊,传经送宝,献计献策,很有必要,非常及时。

据介绍,近年来,东莞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学创作上有所突破,创作生产了一批优秀文学作品,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东莞文学主要成效具体体现在“纪实文学异军突起、打工文学优势凸显、长篇小说创作丰厚、签约创作孵化作品、文学生态多元发展”等方面。

活动中,东莞市文联主席、东莞文学艺术院院长周汉标则寄语各位作家要抓住东莞的文学春天即将到来的这个机遇,播下种子,按照东莞文学异军突起工作方案,重点抓好长篇小学和报告文学创作,从选题,到深入生活汲取营养,积极踊跃投入到文学创作当中,为东莞文学的异军突起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樟木头镇委书记周伟森致欢迎辞时表示,镇街文联组织作为文化建设体系中的“小细胞”,“小文联”将发挥“大作用”。此次“名家看东莞活动”必将对推动基层文联建设、提高基层文联服务质量、推动基层文艺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樟木头镇将继续关心、支持文艺工作的开展,积极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提供支持,发挥“中国作家第一村”的品牌效益,吸引更多的文学创作人才聚集我镇,营造生动活泼的基层文化氛围。

《中国作家》杂志主编程绍武,《十月》杂志副主编宗永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崔庆蕾,《长篇小说选刊》主编付秀莹,樟木头副镇长杨俊丽,樟木头镇文联主席聂艳,樟木头宣教文体局局长陈昕等领导嘉宾;“中国作家第一村”的王松、陈启文、南翔、丁燕、赵勤、夏阳、黄向辉、陈末、王若曦、卡雅、孙重贵等20余位“作家村民”代表;以及胡磊、柳冬妩、王虹虹、吴诗娴、黎启天、陶青林、吕文彬、谢莲秀、孙海涛、寒郁、莫寒、毕中林等20多名东莞作家代表出席了当天上午的活动。

当天下午,“东莞作家写中国”文学座谈继续在一村山庄进行。

与会领导嘉宾及作家们分别围绕“东莞小说及其文学创作发展的现状、特征与现象;东莞小说及其文学创作的个案意义及其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发与参考价值;东莞的文学价值及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特殊意义;以东莞为考察中心,论述新时期以来东莞文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对当前国内文学创作整体情况的认识和见解”等话题共同探讨,气氛热烈。

作家深入生活体验樟城风土人情

7月29日下午,作家们走进樟木头将军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据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莞樟木头作为一个军事要地和交通要道,先后有8支部队驻防,不少当年驻军的首长后来被授予少将级以上的军衔,有百名之多,数量在全国镇级单位排名首位,堪称名副其实的“将军镇”。2009年,樟木头镇相关部门通过“人找人,人问人”的方式,收录了69位将军的资料,将他们陈列于樟木头将军馆,成立了全国唯一的镇级将军馆。

作家们在馆内驻足观看,细细品味“将军文化”,切地感受樟木头“双拥文化”的独特魅力。

品鉴樟城秀美风光,体验客乡特色风情。在位于樟木头镇笔架山大道182号建福大厦二楼的广东粤亮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内,人头攒动。作家们到这里品书画、体验茶道,汲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通过采风活动,作家们领略了樟木头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本土特色文化丰富的内涵以及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纷纷表示将以随笔和散文的形式将此次采风活动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出来,把所见、所闻、所悟注入笔尖形成文字,生动全面地彰显樟城本土特色文化的独特之处。

在“中国文学名家看东莞”系列活动期间,全国知名作家将走进樟木头开展采风活动,参观樟木头将军馆、广东粤亮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冠和博物馆等地,围绕樟城历史传承、人文山水景观、民俗生活、特色饮食等方面进行艺术创作,解读樟木头的秀美风光和独特风情,实地体验樟木头风土人情。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陈剑锋 魏洪东 邹晓威 蒋鑫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