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南京长江大桥:激励几代中国人的伟大工程
读特记者 李剑辉 王剑锋 秦绮蔚 李丽 /文 何龙 邢峻豪/图/视频
2019-07-26 08:08
收录于专题:中国力量

南京长江大桥,横跨南京下关和浦口之间江面,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铁桁梁桥。

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波浪滚滚的江水中,9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两座雄伟的工农兵塑像左右挺立。两个高大的桥头堡,顶端的一面面红旗,映着阳光,十分鲜艳。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时至今日,小学课本里的这些文字仍然以温暖的力量勾起几代中国人的深情记忆。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作为打通长江天堑的交通枢纽、展示中华民族自强精神的城市地标,在当时的国家建设中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2019年6月,深圳特区报中国力量采访组记者来到江苏省南京市,聚焦大桥修缮荣归后气贯长虹的“时代跨度”,探寻大桥半个世纪自强不息的“民族气概”。

心潮逐波,长江之滨唱响祖国赞歌

南京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初夏时节,壮阔的长江边上,阳光穿透薄雾,白云轻舒漫卷,江面波光粼粼,船只往来如梭,桥墩巍然矗立,主桥飞跨如虹,引桥蜿蜒伸展,桥面车水马龙,绿皮车与高铁相向而过……历史与未来在这里鸣笛交汇。

站在桥头举目远眺,市民陈先生抱着5岁的儿子正在看火车。“我最早从小学课文认知南京长江大桥,后来上大学第一时间坐公交车来‘打卡’。今天,儿子第一次接触大桥也非常兴奋。”陈先生说,“大桥不仅是过江通道,还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两个高大的桥头堡,顶端的一面面红旗,映着阳光,十分鲜艳。

桥头堡观景平台,75岁的娄先生和70岁的徐阿姨第4次游历大桥。“没有一个南京人没来过南京长江大桥。”火箭导弹专业高级工程师退休的娄先生说,“1968年底大桥通车。50年后,完成修缮的大桥还是当年的模样,南北红旗鲜艳招展,玉兰花灯洁白素丽,但路面更平坦了,管理更有序了。如今,南京的过江通道增加到11条,但我们感情最深的还是这座南京长江大桥。从一颗铆钉到一根钢梁,大桥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象征了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

雄伟的工农兵塑像挺立。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回想与祖国一同诞生、成长的历程,徐阿姨心潮澎湃:“此时此刻,我特别想为祖国献歌一曲。”伴着热烈的掌声中,“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沿着江水漂向记忆深处,由衷地抒发着普通百姓对伟大祖国的依恋和歌颂。

使命光荣,千年筑桥梦九载架飞虹

金陵空壮观,天堑兴波澜。从垓下突围的项羽到规划《建国方略》的孙中山,跨越长江的梦想延续了千年。而惟有时光来到“站起来”的新中国,怀着制度自信和民族志气,“江心托起擎天柱,金桥飞架过大江”。

南京长江大桥,横跨南京下关和浦口之间江面,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铁桁梁桥。大桥于1956年提出修建计划,1960年1月动工,1968年12月29日全线通车。大桥贯穿了交通大动脉津浦、沪宁铁路及苏南、苏北公路,为连接华北、华东经济带和产能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了新中国腾飞的工业体系。

“9年间,‘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在长江之滨汇聚。中国克服技术、资金、灾害等重重困难,创造了一项震撼人心的伟大工程。”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张国祥向记者介绍:

大江之上的正桥,由钢筋铁骨组成。但当时的新中国连满足强度的钢材都没有。鞍山钢铁集团日夜攻关,控硫控磷、做锭轧坯,实验、失败、再实验……终于研制出合格的桥梁钢。

大桥最具特色的结构双曲拱桥,1964年才刚刚在无锡诞生,而应用在特大型桥梁上既无先例也无成熟理论。指挥部和一线建设者开展了大量实验,终于找到既美观又符合结构安全的最佳数据。

桥墩是大桥的核心。面对美国桥梁专家“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的结论和资料空白,中国团队边建边摸索。江中9个桥墩采用了4种基础方案。其中江心的6号墩,集军队、科研、医疗、潜水各方之力创新采用减压技术建成,并以77.13米的深潜作业突破了国际极限。

1964年9月,洪流中的大桥工程面临沉井倾覆、桥址报废的巨大危机。建桥工人冒着生命危险,连续抢险近两个月,最终以“平衡重止摆船”方案克服自重6000多吨的沉井摆动,使大桥基础转危为安。

1968年9月30日,献礼国庆,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为加快公路桥建设,南京掀起了28天“大会战”。1万多名大桥建设者、10万多名全国各地志愿者,响应“到大桥义务劳动”,汇成磅礴之力,“桥头堡工地上,不管白天黑夜,都焊光四溅”。1968年12月29日,公路桥提前通车。南岸桥头堡江边,共有10万军民参加了两次通车大会,见证了举国欢呼的历史性时刻。直到今天,大桥南堡外立面镌刻的红色毛主席语录仍熠熠生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誓言铮铮,忠诚守大桥奉献为人民

“英雄的列车桥上过,迎着朝阳向前飞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京沪线上的火车轰隆隆穿过南京长江大桥时,车厢里必定响起一曲《我为祖国守大桥》。

距离铁轨2米的哨位,武警南京支队守桥官兵扬着脸庞,紧握钢枪,坚定挺立。“有了大桥,就有了我们这支部队!”大队长芦义告诉记者,“1968年6月24日,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组建的守桥部队正式进驻南京长江大桥。”

武警南京支队守桥官兵。

从桥墩底部入口到公路桥面哨位,22层楼高,没有电梯。记者背着器械徒步攀爬,气喘不止。战士朱国庆说,“这是守桥官兵每天上哨执勤必经的路线。我走了5年,每次242个台阶、12个弯道,每一步都是责任。”

大桥位置特殊,守桥之艰苦,诸如噪音、污染、高温、严寒,不断考验着官兵们的毅力。而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应急处突快速反应。官兵们向记者讲述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2002年的一个深夜,一列南下的货车在钢轨旁掉落数块大铁锭,难以移动。哨兵李洋果断处置,迎着呼啸而来的列车,用手电筒光发出了紧急停车信号。连续急促鸣笛,满载1600多名乘客的列车停下了,成功避免了一起可能引发车毁人亡的特大事故。

2015年6月的一个凌晨,一条铁驳货船在狂风巨浪中“溜锚”。守桥部队巡逻艇火速逆流而上拦截,在武警官兵、海事部门的指挥和驳船驾驶员的配合下,最终,装有600多吨钢板的铁驳船偏离桥墩,安全通过。

历经半个世纪风雨洗礼,几经改编,数度转隶,一批批守桥官兵与江为邻,青春相守,累计排除各类重大险情400多起、查获各类危险品1000多件、救助群众数千人,兑现了“忠诚守大桥 奉献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科技守护,巍巍大桥再启百年征途

风雨兼程,南京长江大桥见证了国家、城市的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带来几何式增长的交通运输量,大桥日均行车10万辆。长期超负荷运行,加上材料老化,2016年10月28日,公路桥在工作48年后终于迎来第一次“长假”,迎接全面检查和维修。

工程按照维持原设计荷载等级、保持原桥历史风貌、提高结构安全耐久性的要求,对正桥结构及面板、引桥、桥头建筑及交通安全设施等附属工程进行维修或改造,总投资11亿多元。大桥的“工匠精神”在这次维保中得到了传承和创新。

代建单位、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副主任、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工程现场指挥部指挥长郭建说,“最大的维修改造动作是将正桥原有的混凝土桥面,更换为重量更轻、强度更大的钢面板,然后摊铺沥青。新面板通过钢支座连接,可以减少桥梁下方铁路运营对公路桥的影响,耐久性和稳定性将得到提高。正桥伸缩缝由50条减至5条,行车舒适度也将得到大幅提升。但为了攻克大跨径钢桥面沥青铺装的世界性难题,我们仅寻找沥青混合料配比就反复实验了10多次。”

“另一施工难点在公路桥与铁路桥的交叉面。铁路交通24小时不能中断,施工只能抢抓每天两三个小时的碎片化时间,像蜘蛛人一样悬吊着在铁路上方作业,而且要确保不能有一点工料或一颗螺丝钉掉落,避免触发27000伏的高压线故障。”大桥文物保护设计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淳庆教授透露,“许多新科技手段在此次维保中也得到应用。1495盏白玉兰路灯和桥头堡‘三面红旗’的光源从高压钠灯更换为LED灯,亮度高耗电少。经路灯管理部门测算,一年节约电费50多万元。”

2018年12月29日,历时26个月,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大修完工通车。复通前3天的公众开放日,20余万人到访参观,好评如潮。记者也实地探访,见证了“万里长江添新装”:夜幕下的南京长江大桥犹如缀满明珠的长虹,横跨两岸。LED线形灯光如闪亮的丝带贯穿铁路桥南北,暖光与白光交互辉映,形成“追逐”流动的光影。公路桥两侧的玉兰花路灯柔和通透。桥头堡鲜艳的红旗“永不褪色”,迎着江风猎猎招展。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处桥隧中心主任张杰告诉记者,大修后的大桥更“智慧”:投入500多万元在各部位安装的健康监视系统,实现了对大桥指标的24小时监测。“比如,路面埋入的温度感应器能实时感应桥面温度和报警,提醒我们冬季零摄氏度以下时进行除冰作业,夏季达到六七十摄氏度时洒水降温,有效延长沥青路面寿命;下部支座、桥墩、钢筋结构等发生振动、沉降、位移时,数据传送至后台可供分析大桥的变化是否在可控范围内。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大范围在大桥安装健康监视系统。”作为读着课文《南京长江大桥》长大的“80后”,张杰说,“不可想象,我今天成了一名光荣的大桥管理者。我一定带领团队把大桥养护好,让更多后来者能看到大桥,传承大桥精神。”

修旧如故,大桥交出文保历史答卷

“大桥是交通枢纽,更是珍贵文物、建筑遗产。”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张国祥向记者介绍,在南京长江大桥修缮中,文物保护遵循“修旧如故”原则,确保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原风貌等原真性,并全部由中国一流的文保设计、施工、监理团队承担。

“基于南京的文保实力,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实际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进行。”淳庆透露,“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文保修缮项目之一,工程量之大、任务之艰辛,难以想象。”

“全长4589米的公路桥,文物修缮内容包括所有正桥、回龙桥、T梁引桥、双曲拱桥引桥、桥头堡、墩下建筑、工字堡、路灯、栏杆、雕塑等,既需要多方配合,又需要从五六种方案中筛优选出最符合文保要求的,实现对文物的最小干预。此次维保,为桥梁加固与文物保护融合提供了典范。”

“东南大学牵头编写的南京长江大桥文物保护设计方案,基于我们对可以搜集到的全部历史资料通读、现状勘察、结构检测、人员走访等所形成,数百页之多。比如大桥正桥栏杆的每个标准节、构件残损情况,一一进行测绘、标注后,拆解运到仓库修缮,再安装复位。桥头堡外立面的米黄色水刷石面层,工艺已经失传。我们不断调试石子粒径、石子配比、水泥比例、铁黄粉掺量、水洗次数等,历时两三个月,做出30多个小样,最终比选出一种与原水刷石墙面的颜色、肌理、质感最相近的配方,对外立面局部损坏进行了修补。”

雄伟的工农兵塑像挺立。

“桥头堡4组人像群雕,风化严重,呈灰白色。施工脚手架搭好后,我们爬上去看,发现这组群雕实际为空腹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钻孔再朝里看,内部结构竟通体呈淡粉色。这引发了我的思考,继而从零开始,用20多天时间翻阅数百份资料,走访多位当年的设计者、建设者,最终确认了雕像粉嘟嘟的本色。”

“此次大桥文物修缮,使诸多传统工艺得到挖掘、传承和创新。我们在清点铸铁浮雕时,数来数去只有201块,经仔细核对、排列组合、分析规律、查阅大量资料后,终于确定系北堡附近一块草原牧马浮雕缺失。应用三维扫描+3D打印技术,我们参照现存3块浮雕中保存最好的一块复制出模具,再使用原有铸铁工艺浇筑,最终使因交通事故造成缺失27载的‘草原牧马’完好归队。”

“我们必须尊重历史。”淳庆向记者感慨,“研究愈深入,我们愈发敬畏和景仰大桥设计建造团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也愈发严苛要求自己一定要交出优异答卷,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2019年4月18日,在国际古迹遗址日当天,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文物保护项目荣膺第五届“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这是中国文物保护工程领域的最高奖项。

人物访谈

追寻城市记忆 守望时代精神

——访“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发起人、南京大学教授鲁安东

鲁安东

“南京长江大桥不单是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跨越时空的记忆之桥。”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办公室里,鲁安东教授一边向记者展示精心搜集的大桥模型、旧物件、影像图册、展览资料、设计图纸等,一边讲解其背景,浓郁的大桥怀旧情结扑面而来: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唯一一座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建筑物,先后接待了中外数以亿计的参观者。你们看到的这些,无论是桥工证、大桥留影、课本教材、绣花被罩……51年间,许多人成为大桥点滴变化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守护者。”

南京大学教授鲁安东收藏的南京长江大桥图册。

鲁安东说:“南京长江大桥作为地标,所承载和维持的情感,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是值得纪念的也是生活的,是富有国家意义的也是每个人的。”

鲁安东团队成功策划了“每人拥有大桥3分钟”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并以“一座桥和关于它的各种情感记忆”为载体,在伦敦、在纽约,向世界介绍南京长江大桥及中国半个世纪里发生的社会变迁。2018年9月,“记忆计划”作为中国唯一受邀项目参加著名的伦敦设计双年展,一举摘得组委会破例增设的特别荣誉奖。“这是全世界设计师们对中国人民集体情感凝结的桥致以的最高敬意。”鲁安东说。

“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发起人、南京大学教授鲁安东收藏的南京长江大桥珍贵物料。

大桥给城市和人们留下了最珍贵的记忆。大桥50岁“生日”之际,南桥头堡纪念馆也正式开放。大桥模型、施工笔记、铸铁浮雕等约2000件老照片、老物件,分设于“创造历史”、“集体使命”、“记忆之家”、“科技艺术成就”、“永葆辉煌”5个展区。鲁安东的“大桥记忆”在纪念馆中做永久展出。著名收藏家王世清的千件“大桥藏品”也悉数捐献给了博物馆。王世清说:“我想让人们记住,藏品不仅记录了大桥的辉煌,更有建设者们独立自主建成大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记者手记

“大桥精神”永放光芒

胶州湾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大胜关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洪奇沥特大桥……随着一座座桥梁露出水面,跨越山海,一项项超级工程从无到有,从大到强,中国的造桥技术不断刷新各种世界纪录:距离最长,荷载最多,跨度最大,下潜最深,等等,无不书写中国建桥史上的创新创造。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中国和世界的现代桥梁史上,南京长江大桥始终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岿然屹立的丰碑。

50年来,人们铭记和景仰大桥,不仅因为它是交通枢纽、记忆链接,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精神坐标。它所蕴含的大桥精神,历久弥新。

——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面对国外封锁和三年困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军地、院所、企业紧密合作,集中攻关,数以万计的劳动者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终于克服艰难险阻建成了“争气桥”。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投入运行近50年了,大桥至今仍是连通长江天堑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主体结构仍然坚如磐石,全桥155万颗铆钉只有6000多颗需要更换,更换率不到千分之四。

——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面对自然条件之复杂、施工设备之简陋、技术挑战之艰巨,大桥建设者边建边摸索,攻克了一个个横亘在面前的世界性难题,将“南京长江大桥”载入了世界建桥的史册。

——家国情怀的奉献精神。大桥建设期间,有为大桥献出毕生心血、病逝于大桥修建期间的第一任总设计师梅旸春;还有在汹涌洪水中用血肉之躯守护大桥安全的抢险队员;还有一位桥工妻子在家书里留下这样的叮嘱“安心建桥,家中都好。”

江水滔滔,大桥依旧,时代变迁,精神赓续。筑梦新时代,大桥精神不断被赋予新内涵。扬帆新征程,大桥精神催人奋进,永放光芒。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李剑辉 王剑锋 秦绮蔚 李丽 /文 何龙 邢峻豪/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