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开讲!光子技术革命来了

读特记者 闻坤
2019-07-20 17:12
摘要

7月20日上午,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主办,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的第六届名校名师公益课堂在虚拟大学园报告厅开讲。

7月20日上午,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主办,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的第六届名校名师公益课堂在虚拟大学园报告厅开讲。来自政府、光学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投资界等听众逾200人,全场座无虚席。

主讲嘉宾理大科研发展副校长卫炳江教授长期从事光子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2009年获选为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士,藉以表扬他对光通讯和光网络研究的贡献。他设计的以全光分组处理资料传送的光通讯技术,成功取得七项美国专利,并获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及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卫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改变人类生活的光纤和激光、光通信、光传感、光子芯片等技术。他指出虽然我国光纤产量领先全球,但在光纤技术方面与美国和日本仍存差距。“中国芯”需与光纤技术齐头并进,不但要发展电子芯片,还需要发展光芯片。理大在光子技术领域有一批坚持不懈、学识渊博的顶尖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方向涉及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光纤激光器与非线性光学领域,并得到成功的应用。如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已应用于城市楼宇智能解决方案及2018年香港政府智慧城市计划;特种光纤传感技术用于铁路监控等。最后卫教授表示,未来光子技术将被提升至芯片层面,第二次光子技术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理大深圳光子研究中心联合校本部,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深度合作研究,并进行光电领域创新成果产业转化,全面参与国家创新科技发展。近期光子研究中心吕超教授领衔的“面向数据中心的短距离光互连技术”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资助近3000万元。

本场公益课堂受到了广大市民、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

【读特新闻+】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科研平台介绍

理大于2000年加入深圳虚拟大学园并成立深圳研究院、建设理大深圳产学研基地,至今已设立了10多个科研平台,包括2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和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及业界科研项目累计金额超过3个亿。光子研究中心依托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理工大学光电研究中心,承担各级政府科研项目累计超过5000万元,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重点项目等。目标成为光子学领域促进大湾区融合以及产学研结合的重点平台,为光子学领域的技术转化提供研发支持。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