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新书在沪举行发布会 听梁博士给大家讲《新药的故事》

读特驻沪记者 匡彧
2019-07-08 19:07
摘要

中国制药人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出手,或写书或开公众号,致力于将艰深难懂的科学“翻译”给广大群众,科普知识,还原真相,阻击谣言。7日下午,曾在默沙东新药研究院工作多年,对西格列汀研发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梁贵柏博士携自己的新书《新药的故事》亮相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与本书策划人——资深医药传播专家张咏晴女士,和读者一起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见药物诞生背后的故事。

今年7月,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梁贵柏博士的新书《新药的故事》。梁贵柏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20世纪80年代后期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留学,并获博士学位。梁博士曾在默沙东新药研究院工作多年,对西格列汀的研发做出过重要贡献。他长期致力于中美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医药科普工作,常年开设科普专栏,向业内人士和普通读者讲述新药研发的故事,普及药物知识。

《新药的故事》从一位一线科学家的专业视角出发,讲述了十余种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药的故事。从广为人知的降压药,到如今备受关注的HPV疫苗,从价格一度令人瞠目结舌的乙肝疫苗,到有望对抗多种癌症的抗癌药物,新药研发的历史也是人类对抗疾病的斗争史。该书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逻辑,再现了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黑天鹅”与“灰犀牛”。

在活动现场,谈到写作本书的初衷,梁博士说,作为常年坚守研发一线的科学家,深知从科学理论到最终做出可安全使用的药物,这其中投入的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向公众介绍普及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研发过程,能更好地帮助大家使用药物,大家也能更理性地看待疾病,减少不必要的担忧或恐惧。

梁博士说,中国的新药研发才刚刚起步,但中国制药人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尤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医药健康行业。他长期坚持科普写作的动力,也正是“希望更多的读者能从这些新药研发成功的故事里,学到贯穿始终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严谨的科学思想,由此对创新药物研发的风险、周期和社会效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新药的故事》作为一本大众科普书,深蕴人文关怀。它不仅详细梳理了药物发展的历史,还能帮助读者理性看待疾病,多一点思考,少一分恐惧。据悉,译林出版社接下来还将出版梁贵柏博士的一系列著作。

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