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大代表活动月”关注治水,11月底前全面消除小微黑臭水体

读特记者 罗立兰
2019-07-04 19:50
摘要

3日,南山区“人大代表活动月”启动仪式暨治水人大专题活动举行。南山区“人大代表活动月”将开展14项活动,包括视察白芒河、麻勘河、大磡河治理工作,监督推进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

3日,南山区“人大代表活动月”启动仪式暨治水人大专题活动举行。南山区“人大代表活动月”将开展14项活动,包括视察白芒河、麻勘河、大磡河治理工作,监督推进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

2015年南山启动治水大会战以来,专门成立了区水污染治理中心,投入60亿元治水,力度空前、成效显著,全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综合排名全市第三(仅次于生态本底优良的大鹏、盐田)。南山的主要做法有:

——对标一流全域治水。2016年后海河在深圳市133条黑臭水体中率先脱黑脱臭,比国家规定的考核时间提前了一年半。桂庙渠、铲湾渠、双界河、白芒河、麻磡河、大磡河现已全部脱黑脱臭。

——精准发力系统治水。截至目前累计完成993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51个需改造城中村中已完工20个,实施中31个,预计年底全部完工。开挖丽水河和燕清溪,“铁通式”保护西丽水库。

——建章立制安全治水。发布实施《南山区治水提质行动方案》《南山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等。

——巩固成效长效治水。对治水工程原材料等开展不定期“飞行抽检”。全区27条河流均设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 3处水库、2处湖泊、2处小微水体全部建立湖长制。主动将水污染治理纳入人大监督体系,成立由30名人大代表组成的专题监督小组,现场监督治水10余次。

——创新模式全民治水。组建了“后海河义工监督队”,建立深圳首个护河特色U站—“沙河·尚”护河志愿服务站,设立护河管家“河小二”,实时监督水污染治理。

在现场,据南山区副区长保长汉介绍,下一步南山将强力推进雨污分流全覆盖,力争实现全区全流域彻底雨污分流,解决雨天水质下降问题;推进全区河长制工作进入常态化,强化河长制工作督导问责;继续推进小微黑臭水体整治,确保11月底前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继续开展西丽三河治理,确保入库支流达地表水V类;进一步推进丽水河二期、燕清溪建设;探索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6.1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和35个改造项目建设;今年内完成大沙河生态长廊碧道建设等。

编辑 周宏博

(作者:读特记者 罗立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