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与使命!东莞一名共产党员的火车站情怀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林秋江 文/图
2021-06-01 21:29
摘要

火车,是我们异乡求学、外出游玩或工作时会选择的便捷经济的交通工具之一。

火车,是我们异乡求学、外出游玩或工作时会选择的便捷经济的交通工具之一。不少人还会收藏自己多年搭乘火车时用过的火车票,在那方寸之间,随时拼凑出自己的青春与回忆。

在东莞市铁路史上,石龙镇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章——石龙火车站是广九铁路上,历史悠久而又最重要、最繁忙的中间站;现址在石龙和茶山交界处的东莞站,更是当今东莞对外的重要门户之一。

而对原石龙镇委书记冼周恩来说,他收藏有两张2001年未检票的火车票,当中承载的是他数十年来对石龙火车站的情怀,更承载着他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初心与使命。

受母亲影响立志成为党员

“我的母亲是上世纪5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亦是当地的妇女主任。我们当地县、镇很多老干部,对她都是十分称赞的。她曾受到广州市妇联的表彰。虽然她经常为了公事,为人民服务而无法照顾家庭,但家人都很理解她。作为儿子的我,更是崇拜她。在她的影响下,我很向往成为一名党员。”

谈起自己的入党初心,冼周恩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母亲。在母亲的影响下,冼周恩对党有了一个很淳朴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由先进分子所组成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群体中,自己肯定能不断进步。在他的认知中,为人民服务也是要讲资格的,成为先进分子之一,自己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979年,当时在空军某场站任战士的冼周恩,已开始写入党申请书交给党组织。1980年,冼周恩到石家庄铁道兵工程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济南军区空军机关不同部门任职。每到一个单位,冼周恩都会写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表达自己强烈的入党意愿。但在每个单位还未满一年,他就到新的工作单位了。尽管如此,冼周恩还是坚持每年都写入党申请书。1985年6月,他终于如愿以偿,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冼周恩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思想,同时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学所长,运用到工作中。

冼周恩在长沙铁道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铁道运输专业毕业后,1987年到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机关任职。1988年底,冼周恩从部队转业到石龙镇任政府司法干事。无论去到哪里,他丝毫没有忘记“永远跟党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信念。

凝聚各方力量完成火车站改造

广九铁路石龙火车站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建成使用,是全线的中途大站,也是广深铁路最繁忙的大站。每天不但上落旅客多,货物运输也繁忙,曾一度叫“石龙中心站”。

世纪铁路与千年古镇的相遇,不仅为石龙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还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是石龙人与广深、香港等地交流、开拓视野的纽带。石龙火车站,一直在石龙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而来自广州增城的冼周恩,每次从部队回家时,为方便快捷,都是先乘火车到石龙,再转道回增城。石龙火车站之于他,有着不可取代的青春记忆。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修建电气化铁路,逐渐开始试验使用准高速列车。90年代初,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立项。石龙火车站设施逐渐不能满足准高速列车停靠要求。不少石龙人担心,以后石龙火车站将不能使用。而铁道运输专业出身的冼周恩亦有此忧虑。

1990年起,冼周恩任石龙镇委委员、副镇长、党委副书记,分管石龙工业、经济方面的工作,铁路工作并不是他的分管范围。尽管如此,他仍然记挂着这个石龙人都关注的问题。他私下进行调查,把石龙到茶山的铁路线范围、铁路曲线、坡度及桥梁状况,都掌握于心,希望能在合适的时机向石龙镇委、镇政府提出问题及解决方案。

1993年,广深铁路准高速建设基本完工,东莞境内只有常平、樟木头成为具备停靠高速列车条件的两个火车站。同年,石龙和周边9个镇街以书面文件的形式,联合向广深铁路公司以及上级提出请求,希望能将石龙火车站升级为具备停靠准高速列车功能的火车站。冼周恩积极主动向石龙镇委、镇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从石龙火车站的铁路曲线、坡度等情况出发,提出原站并不是改造为停靠高速列车的最佳地形,可以在石龙与茶山的交界处,重新建设火车站。

石龙镇委、镇政府领导班子接纳了冼周恩这个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并向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方案。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约请各方专家多次到石龙考察。然而,一直到1998年,在与铁道部门、广深铁路公司等商议下,最终还是决定改造原石龙火车站。

2001年10月21日,石龙准高速电气化火车客运站举行通车典礼。经过升级改造并能停靠、通行准高速列车的石龙火车站重获新生。在这“新生”的背后,是近十年来冼周恩在石龙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与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怀着对石龙火车站的情怀,担当起对石龙发展的责任,以及秉承作为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运用他的专业知识,为石龙、东莞的铁路发展提出了很多积极可取的意见。因此,通车典礼当天,铁道部门特意送给他一套首趟从石龙分别开往广州、深圳准高速的火车票。这两张充满故事的火车票,冼周恩保留至今。

始终心系石龙发展

自准高速列车能在石龙停靠、通行后,东莞铁路客运形成了石龙、常平和樟木头三家火车站并存的格局。6年后,石龙的铁路发展再次迎来一个充满挑战及发展的机遇。


2006年,因东莞市一直缺乏能服务于主城区的火车站,东莞市委、市政府希望能新建一个大型火车站,同时与轨道交通R2线对接,直通东莞市区和虎门高铁。在最初的方案中,考虑到原有的石龙火车站条件已经不合适,市委、市政府拟定在茶山选址建设新站。

消息传出后,已是石龙镇镇长,并刚从澳大利亚学习归来的冼周恩坐不住了。无论是从石龙人对火车站的感情出发,还是石龙的发展来说,这个火车站,石龙不能丢!而且,早已对石龙及茶山周边线路、地形、桥梁等信息熟记于心的他清楚,在石龙西湖区与茶山的交界处建新的火车站,不但技术上可行,更能同时照顾石龙、茶山两个镇街的客运。这是新火车站的最佳选址方案。

2006年10月,冼周恩出任石龙镇委书记。为尽快落实该方案,冼周恩向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提出建议,希望能调整规划的方案。并多次邀请广铁集团主管领导到石龙进行考察调研,最终广铁集团认定石龙镇西湖区与茶山镇的交界处,具备建设大型客运站的条件。

同时,石龙镇委、镇政府也向东莞市委、市政府提交了新火车站建在石龙与茶山交界的议案。经过市委、市政府的讨论,最终同意了石龙的方案,后报国家铁道部批复同意实施。解决各方难题后,石龙镇委、镇政府特意邀请石龙籍建筑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率领其设计团队,设计新火车站主体建筑,为其增添一笔“石龙意义”。

2009年4月13日,石龙市民翘首热盼的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起点站暨火车站新站工程在西湖区顺利动工。

如今已退休的冼周恩定居石龙,他仍心系石龙的发展。当看到石龙利用中山路文化街区的历史资源举办骑楼文化节,他十分高兴;当迎着晚霞在石龙散步,他感受到石龙的发展越来越好:“我看到石龙的亮灯工程,一到晚上南岸公园和桥上都会亮起彩灯,非常漂亮!市民晚上在南岸公园既能休息也能玩乐,非常好!”

(原标题《牢记初心与使命!东莞一名共产党员的火车站情怀》)

编辑 董雯静审读 刘春生审核 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林秋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