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顾大家!葵涌108个网格员筑牢疫情防控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程思玮
2021-06-01 19:40
摘要

在葵涌办事处下辖的9个社区里,共有108名网格员,他们的平均年龄近四十岁,为了筑好防疫信息堡垒,大家都像陈乐平这样早出晚归的忙碌

5月31日晚上十二点,葵涌街道办葵新社区网格队长陈乐平在核实完最后一位采样的居民后,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最近到家时家人都已入睡,根本没机会抱抱十一个月大的女儿,陈乐平的女儿平时只要一看到他就会笑,而现在自己已有半个月没见到女儿的笑容了。在葵涌办事处下辖的9个社区里,共有108名网格员,他们的平均年龄近四十岁,为了筑好防疫信息堡垒,大家都像陈乐平这样早出晚归的忙碌。这些身影虽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但他们却一直默默扎根于抗疫一线的队伍中。

陈乐平负责的片区有3个居民在盐田港上班,为及时监测到其接触的人群范围,他要跟队友通知并督促三栋楼里共519位住户,去做核酸检测,并且一周三次定点定时。微信联系不上就打电话催促,不回复就亲自上门,如果碰到家里无人应答,就通知物业管理公司联系当事人,也有用尽办法无果的时候,有一次他找不到一位女士,几经周折托人才打听到该女士的单位,陈乐平说只有每个人都落实的清清楚楚,他才能安心睡觉。

网格员的工作需要的是耐心和细致,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念,他提起令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是,团队中有个小伙子叫陈映山,本来都已休假回家探望生病的父亲,车都开到了莲塘,突然接到疫情严峻的电话,立马取消了休假计划,陈乐平告诉记者,最近团队的工作量是平时的好几倍,但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

赵东洋是葵涌街道办土洋社区的一名网格组长,他每天要核实100多人的采样信息,调查负责片区人员疫苗接种情况,还要追踪重点观察对象的行程码,并给居家隔离的居民送三餐。“肠粉、虾饺、米饭、白粥、鱼头、扇贝、青菜...”赵东洋告诉记者,为保证隔离居民吃的有营养,他们会提前登记好每个人的需求与口味,保证菜色荤素均衡搭配。赵东洋负责的片区有一个在盐田港上班的居民,已经连着做了十天核酸检测,因为防疫需求要继续做检测,该居民产生了厌烦情绪,赵东洋赔笑脸、说好话、讲道理,一遍一遍直到对方理解。当被问到如果居民一直不配合该如何解决时,这个32岁的小伙子腼腆的笑了,他说那也只能慢慢感化,毕竟疫情无情,人有情,居民到最后总会配合我们的工作。

社区网格员的工作繁重琐碎,吃力不讨好,在葵涌街道办网格中心负责信息统筹的徐誉展和他的同事们也不轻松,小徐是一位90后,他说这是他工作三年多来最“紧绷”的一段日子,办公室25个人不分领导和下属,大家每天一起合作处理上千条大数据推送,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先开会做好计划,然后按照社区划分人员信息,在分派给各网格队落实。他经常分派完所有数据信息就已到凌晨两三点了,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又要到岗。他说这段时间真的很累,但对比那些冒雨连夜做检测的医护人员,他的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原标题《舍小家顾大家  葵涌108个网格员筑牢疫情防控线》)

编辑 特区报-连博审读 刘春生审核 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程思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