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受到广泛关注。据悉,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 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颁发。佛山共获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总数为9项,居全省第3位。南海区蒙娜丽莎、中南机械两家企业榜上有名。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攻克“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突破引领性项目。在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南海区企业主要参与的项目因引领性强、社会效益好,受到了认可。
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大尺寸陶瓷薄板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为南海企业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针对传统陶瓷产业原料燃料消耗大、废气排放高、产品档次低三大关键问题,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大幅降低单位面积原料以及能源消耗,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带动了国内陶瓷薄板井喷时代的来临,引领我国陶瓷行业走向绿色、智能、资源节约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参与的项目中,有2个获奖。其中,“高质高效医疗防护制品制造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了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型柴油机高压共轨及轻量化动力总成件的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了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高质高效医疗防护制品制造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面向高质高效医疗防护制品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及产业化应用,针对在抗击新冠疫情阶段大规模医用防护品需求下,医疗防护用品产品多样化、材料复杂化的特点及系列口罩机、贴条机产品生产效率低、系统结构复杂、产品兼容性差、成品质量低等痛点,在防护服贴条机及医用口罩机的研发、团体标准的制订、关键零部件协调加工配套开展工作,解决医疗防护制品生产装备设计开发难题,保障医疗防护制品生产供给。
“大型柴油机高压共轨及轻量化动力总成件的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是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项目通过发明创造系列新装置和新工艺,解决了大型高压共轨加工制造以及大尺寸铝镁合金成型的难题,研制出七轴深孔钻、大行程数控车床与动柱式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和3000~4500吨重型压铸机,可批量生产各种规格型号的高压共轨系统和大尺寸铝镁合金缸盖、缸体与变速箱体等制件,产品的技术指标达到了美日同类产品的水平。相关成果在中船重工、中国重车及国防工业等300多个相关企业应用,近3年新增销售超过319313.82万元、利润超过40868.68万元,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南海区集中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应用研究和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落地。
去年,南海区发动并推荐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2项,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格外突出。全区紧急申报“广东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专项”,共获批立项4项,为全市唯一有立项的行政区。推荐并获立项佛山市新冠肺炎科技攻关专项3项;推荐申报佛山市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40项、自筹经费类科技计划项目74项。
季华实验室
仙湖实验室
季华实验室、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仙湖实验室)两个省实验室也先后进驻。截至目前,季华实验室争取到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10项、立项经费超过5亿元。仙湖实验室重点围绕氢能产业发展,在光伏制氢与光热制氢关键技术及示范等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此外,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州研究院、清华大学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磁聚效应凸显,带动26个院士项目落户。
(原标题《南海多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表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