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丨李津逵纵论珠江湾区城市群
张畅 杭炜 刘立波
2016-09-09 18:59

G20峰会召开,使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聚焦杭州,国家风采通过一座城市的宏大展现,“江南美”、“最忆是杭州”等著名词句再次成为热门。

有人假设,如果这次G20在深圳召开会是怎样的情形。无疑,这个假设是大胆而激动人心的,也不能否认,它引起的对深圳城市的思考。在这一假设面前,我们发现,我们对这座让人热爱并自豪的美丽城市会产生更高的要求。

诚然,建造一座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中会场部分2.1万平方米,酒店4.8万平方米的国际会议中心,在硬件上难不倒深圳,深圳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7500亿元人民币,增长8.9%左右的数据也超过杭州。那么,作为与北上广齐名的一线超大城市深圳,还需要什么?

近半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深圳价值”被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前海、龙华等片区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深圳的遐想,一时间,“国际舞台中央”、“宇宙中心”等溢美之词翩翩起舞,房地产项目动辄以“秒杀”、“PK”、“日光”等关键词惊叹面世。

此刻,借着G20峰会,借着对珠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命题的思考,把我们对深圳的假设延展一下会发现,深圳,这座凝聚着开拓者心血的年轻城市肩负着对未来的无数重任。

摆在城市面前的,是重大的战略命题,在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前,大家都在共同努力。

日前,本报独家对话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资深研究员李津逵,作为城市化问题专家,他对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有着其专业和独到的见解。

问:目前,世界上已形成几大城市群,中国的城市化规划也提出了大城市群的战略,珠三角也会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吗?

“珠江湾区城市”是珠三角极好选择

从城市竞争的角度而言,未来全球城市竞争的首发阵容一定是大城市群,大城市群的竞争首先看湾区。

而深莞惠一体化等等趋势就是市场导向之下资源互补,功能模块共建等必然选择,都是各城市为实现经济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举措。

未来全球城市化的大方向一定是大城市群形态,尤其各国沿海地区的湾区形态。比如美国的旧金山湾区,由103个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群,各个城市间是平等的,依托各城市自身优势,形成大脑神经元一般“10的N次方”复杂关系,使整个湾区城市群成为科技经济的创新中心。

问:深圳、香港等城市在珠江湾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对整个城市群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广州-深圳-香港” 是珠江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脊梁

所谓城市群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聚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数个特大型、大型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现代交通通信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超级城市有机体”。世界级城市群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即高聚集度,对内联系紧密,对外高度开放。

从中国来讲,符合这样特征的就是“两江一海”,即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湾区,这其中更具竞争力的就是珠江湾区。“广州-深圳-香港”可谓是珠江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脊梁,而广佛同城、深莞惠一体化、深汕合作、港珠澳的联通,皆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的。

问:在城市间的合作上,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更能提升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促进整个城市群的良性发展呢?

产业承接、协同合作才是城市间合作之道

以华为部分业务迁到东莞为例,边缘地带通过承接核心区域产业,的确是崭露头角的好办法。

展望未来,全球城市中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是大都市圈内的一些“边缘地带”。未来10到20年,随着深中通道投入使用、港珠澳大桥落成,深茂铁路和广佛江珠城际轨道通车,整个珠江三角洲将形成一个大型湾区城市群,珠江东岸对西岸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辐射力将大大增加。

未来深中通道和深茂铁路建设好之后,中山、江门与深圳的时空距离将会被再次缩短,一些生态环境好、社会治安好、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优的地方完全可以成为珠江西岸的“松山湖”,深圳西部的“后花园”。

问:当前,深圳房价高企,越来越多的刚需置业群体无法在深置业,对于这些置业者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双城生活”是未来趋势

双城生活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也是城市间吸引创新人才的有效办法。

当前深圳提出的“东进战略”,是为了加强深圳东部区域建设,将资源吸引至东部区域,增加东部地区投资强度和人口密度,当东部区域的人口密度、产业密度上到一个新水平后,新的生产要素必将会往西部区域填充,使西部的密度更高。任何城市群的发展都大致存在一个“二八律”,即20%空间产生80%的产值,既有密不透风,也有疏可走马。今天的“东进”将带来整个深圳新一轮的“加密”。

目前深圳市内的上车盘价格指数约为300万,而周边的城市,东莞上车盘指数为90万,惠州上车盘指数为65万,深圳上车盘价格和周边城市有一个巨大的落差,而这个巨大的落差就是一个巨大的引力。

问:周边城市在对接深圳外溢置业需求方面,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更为合适?

多样化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

“城市发展如同酿造茅台酒”,遵义依照茅台制造方法却不能酿出茅台酒,这是因为茅台镇当地菌群之间形成特定的复杂关系,而城市发展亦是如此。

千百万不要盲目崇拜“高大上”,城市的活力在于多样性,产业链条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越长越好。从多样性来说,“五脏俱全”好过“一镇一品”,单纯追求高大上的路很难走通。

以深圳华强北为例,华强北片区目前是深圳规模最大、最为繁华、效益最好的商业区之一,但它却是以工业街区为雏形逐步演变至今。目前,片区的“多功能”是其最大的特征。

深圳越来越承担起“珠三角硅谷”的角色,同时扮演珠三角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中心,而周边的东莞、惠州、中山、江门则成为湾区制造业的基地,这些城市将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态体系,通过完善的交通网络连接在一起。珠三角湾区化是一个大趋势,而深圳周边的东莞、惠州、中山、江门拥有众多不确定的“边缘地带”,借助日趋完善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东莞、惠州、中山、江门等或可对接深圳、香港这类高端创新源,也可能成为深圳、香港的后花园。哪些“边缘地带”将崭露头角,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成为珠江湾区未来三十年的“黑马”、“新星”,就看各自眼下做着怎样的选择了。

编辑 谢欣如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