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主席乌戈·瓦伦提:智慧变革需要全球协同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 何龙/ 图 邢峻豪 任宪平/视频
2019-05-16 18:33
摘要

“要改变世界,光靠技术和机器是不够的,智慧变革需要全球协同和以人文本的包容。”

“要改变世界,光靠技术和机器是不够的,智慧变革需要全球协同和以人文本的包容。” 16日,前来深圳参加2019深圳国际友城智慧城市论坛的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主席乌戈·瓦伦提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他认为,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应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文化,肩负全球使命,深圳企业应根据不同需求为全球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探索智慧增长模式。

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主席乌戈·瓦伦提发表主旨演讲。

“智慧”比“智能”更有温度

2008年11月, 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 Plant)的理念,引起全世界关注,而由此引导出的“智慧城市”的理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标志着全球的城市信息化开始迈向“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阶段。

我们为什么需要智慧城市?乌戈·瓦伦提分析称,到2050年将会有近70%的人生活在城市里面,这是很大的变化。城市也会逐渐成为大型、特大型的都市,只有智慧增长才能节省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给市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

在不断提及“智慧城市”的今天,我们不禁发问,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智慧与智能有区别,智能就像度量城市的IQ一样,但智慧意味着想象、理解和关怀,更加包容的以人为本,而不仅仅是技术。例如,深圳与爱丁堡,与巴塞罗那面临的问题不同,自然,其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案也是不同的,”乌戈·瓦伦提如是说。

深企肩负更多全球使命

“城市已成为世界经济驱动因素,城市化带来了发展,同时带来巨大的挑战,例如,气侯变化和资源匮乏的问题。” 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主席乌戈·瓦伦提表示,深圳在过去40年经历了城市化也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全球很多城市还处于这一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世界城市化进程也会受到阻碍。他认为,深圳作为一座高科技之城应当肩负全球使命,深圳企业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探索深圳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而是要根据世界不同城市发展的需求开发出不同的智慧城市模式。

当然,瓦伦提多次提到,智慧城市并不仅仅涉及技术,更要为所有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边缘计算等等,这些技术开发新的出行方式,提升公共安全,但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并不是解决问题终极答案。“智慧城市需要有开放的决策过程,除了自上而下的层层执行,也需要给年轻人决策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大众协同协作的方式,企业、政府和市民共同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瓦伦提分析称,对于企业来讲,是进行整体的创新和快速适应,对于政府应该是开放协同和透明,市民则参与赋能和技术投入,这样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宜居包容的智慧城市。

读特记者与瓦伦提合影。

基于数据伦理构建信任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已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而这个时代的核心资源就是数据。“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以数据驱动创新的过程,因此数据被视为新石油,大家都关注数据。从大数据到快数据,不仅仅是拥有数据,我们更关注如何实时获取数据,充分利用数据,解读数据。” 瓦伦提认为,智慧城市更需要基于数据构建信任,让数据伦理成为一种通行的行为方式。

“从巴塞罗纳的实践来看,我们一开始就要了解谁控制我的数据,每个人在数字和隐私方面都有自己的权利。市民应当知道谁在使用我的数据。作为市民也需要意识到数据的价值以及怎样处理数据,” 瓦伦提认为,我们身处数据公民的时代,数据伦理学是一个新领域,我们需要利用新的理念和知识来创建构建数据伦理所需的一些新工具和新方法。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 何龙/ 图 邢峻豪 任宪平/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