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八步区:打造“东融先行示范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21-05-28 23:29
摘要

5月25日至27日,广西贺州市委宣传部和贺州市委网信办组织粤港澳大湾区20多家主流媒体前往贺州采风,三天时间采访了贺州市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黄姚古镇)近20个项目。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示贵广高铁经济带贺州园区建设成效、粤桂东西部协作成果。5月25日至27日,广西贺州市委宣传部和贺州市委网信办组织粤港澳大湾区20多家主流媒体前往贺州采风,三天时间采访了贺州市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黄姚古镇)近20个项目。其中,贺州市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是贺州市人民政府重点打造的“东融先行示范区”,系广西沟通广东的“东大门”、大西南东进粤港澳的重要通道。

地处湘粤桂三地之间,作为贵广高铁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西南腹地的“首站门户”,贺州市心向粤港澳大湾区,东融不仅为政府号令,更是民间自觉行为。

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明确要求贺州:“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深入推进规划、交通、产业、人才、服务、金融“六个东融”,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升级转移、文化旅游交流和粤桂东西部协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采访团的第一站即八步区供港蔬菜基地,由贺州农投集团全资子公司—贺州市正地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运营,为政府重点打造的“东融先行示范区”。

示范区地处贺江河谷,是广西四大“小平原”之一,土地平坦、连片、肥沃,土壤呈弱碱性,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达300天以上,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为果蔬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

在示范区展示厅,记者品尝了各种新鲜的水果玉米、香瓜、红薯、芋头、黄瓜、西瓜等,贺州市正地发展有限公司种植部经理李林告诉记者,粤港澳热销的蔬菜上半年以瓜类为主,主要为毛节瓜,每天有7车发往香港,早上采摘,中午12点发车,晚上8点之前到港。

据了解,示范区总部面积6562.38平方米,配备3700多立方米冷藏库、1600多立方米分拣车间、500多平方米货物装卸区和晾晒风干区、集散广场、检验展示大厅、物资仓库及生态停车场等设施;核心区总部面积4787.90平方米,配备4811立方米冷藏库,1700平方米货物装卸区和晾晒风干区、集散广场等设施。

记者在示范区看到,正当季的毛节瓜、丝瓜、苦瓜、南瓜、白瓜、甜爪、豆角、玉米等农作物长势喜人,配套建设有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溯源系统及轨道采收系统。蔬菜基地智能化管理程度之高,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研发使用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可追溯每件蔬菜的源头,包括土地酸碱度、肥料使用、农药使用、农事记录、产品检测等等,全程监控,吃得放心。

李林表示,这是一个集现代化农业仓储、水肥灌溉、育苗、品种优选和推广、蔬菜产品集散、加工、仓储、交易和物流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年产蔬菜超3万吨,产值超1.5亿元。主要种植粤港澳热销的蔬菜,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目前,培育、吸收农民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8家、种植大户100多户,大力发展蔬菜贸易,实行“五统一分”模式,依托人民政府的支持,凭借铺门镇的地理优势,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源,全年创造就业岗位1500多个,实现月人均增收超25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90万元,探索形成了一条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据悉,目前,贺州市累计建成各级示范区(园、点)972个,其中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5个。八步区铺门镇入选农业农村部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是全区7个农业产业强镇之一。2021年,贺州市将全力推动农业东融发展,计划大力培育“贺州菜心”“贺州豆杯”“贺州香芋”等新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提升贺州农产品在大湾区市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并推进“菜篮子”“圳品”等生产基地建设。预计2021年新认证6个以上粤港澳“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圳品”10个以上,认定广西出口(供港)、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5个以上。

(原标题《广西贺州八步区:打造“东融先行示范区”》)

编辑 刘桂瑶审读 韩绍俊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外平台)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