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助力港澳青年逐梦湾区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2021-05-27 23:54
摘要

近日,首位被深圳事业单位编制内岗位聘用的港籍青年吴嘉怡,在深圳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近日,首位被深圳事业单位编制内岗位聘用的港籍青年吴嘉怡,在深圳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一个年轻人从一衣带水的香港来到深圳,折射出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内地创新港澳人才引进机制的重要一步。

让港澳同胞共享国家发展机遇,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题中要义。粤港澳大湾区占全国土地面积不足1%,占全国总人口不足5%,却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和实习就业搭台、搭梯,可助力港澳青年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更多的发展机遇中、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实现梦想。

事业单位编制内岗位向港澳青年开放,展示了深圳创新引进人才的广度和力度。去年6月24日,广东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试行)》,深圳主动对接落实这一新政,创新有关招聘机制,突破妨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去年7月份的事业单位招考中就向港澳籍青年敞开大门,这才有了吴嘉怡经过层层考核后成为深圳一所小学“带编”教师的结果。据了解,还有更多港籍青年借深圳创新落实新政的东风,即将走上深圳事业单位“带编”岗位。

从率先录用港籍公务员,到将事业单位“带编”岗位向港澳籍青年一视同仁地敞开,让大家“同台竞技”、择优录取,体现了深圳助力港澳青年共享湾区机遇、融入祖国发展的诚意。

广大港澳青年不仅是香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追梦圆梦的过程,也是为国家建设和大湾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过程。随着更多引进港澳人才通道的开启和运行,相信将有更多港澳青年在内地实现人生出彩,为国家建设和大湾区建设添砖加瓦。

(原标题《特评 | 助力港澳青年逐梦湾区》)

编辑 编辑-关越(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外平台)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