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朋友圈又大了!比亚迪描绘绿色可持续发展“工笔画”

读特记者 周雨萌 文/图
2019-04-28 23:18
摘要

本次智利总统访华唯一到访的车企——比亚迪!

“首次刷新泰国最大规模电动车交付记录;第一个成功进入意大利纯电动大巴市场;历史上首次打入葡萄牙市场;全球50多个国家300多个城市·······”比亚迪新能源车足迹走过世界多个角落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然而,少有人知道,比亚迪还是中国最早布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成功出海的企业之一。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规划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合作蓝图;强调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方面,比亚迪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4月28日下午,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智利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埃切尼克来到深圳,访问的重要一站便是参观深圳比亚迪全球总部,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的陪同下,智利总统一行参观了比亚迪全系新能源车矩阵、比亚迪“云轨”,并试驾全新电动车型。智利总统来访比亚迪,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深圳企业投资智利表达了充分的肯定。

古人云,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作为本次智利总统访华唯一到访的车企,比亚迪凭借其在新能源领域多年深厚的技术储备,已布局和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以色列、匈牙利······不论是推广新能源大巴、还是在沿线国家建厂,比亚迪都为深圳企业的“一带一路”出海树立了行业标杆。

新能源解决方案

由点及面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

比亚迪高级副总裁李柯28日上午同智利总统一起,参加了深圳市政府举办的企业家座谈会时描述了比亚迪在智利的发展规划。他说,比亚迪在智利不仅仅是输出单个的零排放公交产品,而是将输出一整套清洁交通解决方案。从产品到方案再到行业标准,比亚迪希望助力圣地亚哥和深圳一样,成为全球清洁交通的领跑者。

李柯此言并非虚言。据了解,从2014年12月比亚迪智利分公司成立开始,比亚迪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就具有完备的售后服务体系,和独立仓库及售后办事处。2015年12月,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进入智利市场;2016年5月,与圣地亚哥市政府合作,引入该国首台纯电动大巴;2017年9月,比亚迪为智利专属打造的纯电动大巴K9FE举行揭幕仪式;2018年12月,比亚迪向智利交付100台为其量身定制的“超级智利红”纯电动大巴,组成拉美地区最大纯电动大巴车队······

“这种大巴很好,因为他是用电的,没有尾气排放,对国家也很好。”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街头,最受欢迎的纯电动大巴就来自中国。智利能源部交通部和电信部不久前联合公布的调查显示,乘客给电动公交车的评分是接近满分7分的6.3分,远高于圣地亚哥公交系统的4.6分的平均得分。智利政府正着力解决雾霾问题,计划推广更多的电动巴士与电动出租车,以及用于采矿业的电动卡车等。鼓励公共交通系统选用纯电动巴士,计划到2022年将电动汽车数量增加十倍。

智利只是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个点。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亚迪的新能源大巴由点及面、慢慢推进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曼谷、菲律宾、尼泊尔等东南亚及南亚多国,均有比亚迪新能源大巴的足迹;而在巴西,墨西哥,厄瓜多尔,秘鲁等多个拉美国家也同样采取了措施鼓励电动大巴的推广,如墨西哥计划推出300-500台电动巴士;巴西和秘鲁已将电动汽车的进口税降至零;厄瓜多尔也对电动巴士免征进口税并免除12%的增值税。截至2019年3月,比亚迪向全球合作伙伴历年累计交付各类纯电动巴士超过5万辆。

正是凭借雄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比亚迪将已掌握的电池、IGBT、电机、电控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做为布局“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引擎。

据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其成本占新能源汽车的30%-50%,比亚迪拥有20多年的电池研发经验和强大实力,不仅如此,比亚迪还布局了全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拥有丰富的新能源车产品,包括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车、环卫车、城市建筑物流(搅拌/渣土等)、城市物流(商品)、私家车等7个常规领域;以及仓储、矿山、机场、港口4个特殊领域等。

沿线国家建厂

出海“一带一路”和全球的重要窗口

再来看一组数据。4月23日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纷繁复杂的时代:亚太地区商业与法律宏观趋势》,报告显示,63%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两年内会增加10%以上的“一带一路”建设投资。而比亚迪早在多年前便已经开始布局和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例如在巴西和匈牙利等沿线国家建立工厂。

如果推广新能源车大巴是比亚迪布局“一带一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在海外投资建厂则是比亚迪投资“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以及进行出海全球的重要抓手。

比亚迪在巴西坎皮纳斯城建有两个工厂,分别是用于电动大巴底盘生产、试产车型研发、二次充电电池安装和太阳能电池制造。而位于巴西北部的白沙,是一个居住着大量贫民的小城,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有时一场暴雨、一次大风,就会毁坏已经老化的电线,造成供电中断。2017年,白沙市购买了中国企业比亚迪130兆瓦的太阳能,这一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善。而如此庞大的装机量,仅占地面积就达390万平米。如今,如果从空中俯瞰,5850亩土地上,39万个整齐排布的太阳能板,与几十公里外的大西洋相映成一片醒目的蓝色海洋。清洁、稳定的电力能源,给白沙及周边城市的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居民用电不仅得到了保障,电费成本还下降了一倍。

2017年,比亚迪巴西工厂建成投产,2018年,比亚迪在巴西中部城市帕瓦卡图(PARACATU)装机158兆瓦,未来,它还将开辟越来越多的“不毛之地”。除了太阳能,比亚迪电动卡车、电动叉车、电动出租车,以及轨道交通云轨等业务也在巴西全面开花。

无独有偶,日前,由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生产的纯电动客车在匈牙利绍尔戈陶尔扬市投入使用。匈牙利位于欧洲中心地带,是东欧和巴尔干半岛进入西欧的必经之地。比亚迪匈牙利工厂位于匈牙利西部的科马罗姆市,厂区毗邻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M1高速公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电动客车可以迅速进入西欧市场。

截止到2019年,比亚迪匈牙利工厂拥有员工220人,其中中国员工12人,190名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18人。目前,比亚迪已在欧洲12个国家获得超过600台纯电动客车订单,在欧洲纯电动客车市场占有率超过20%,成为欧洲电动客车市场的领跑者之一。

作为比亚迪在欧洲的首个工厂,匈牙利工厂也成为观察中匈两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一个窗口。自2016年以来,比亚迪在匈牙利累计投资超过3000万欧元,订单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已成为欧洲电动客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轨道交通

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也是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近年来,比亚迪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展的脚步不仅在加快,其投入和建设的力度也在逐步深入,除了新能源车布局和在沿线国家建厂,推广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产品和参与城市规划建设成为近两年比亚迪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头等大事。

2018年5月,巴西的巴伊亚州公开招标准备为萨尔瓦多市修建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这条交通线将跨海修建,须兼具治理城市拥堵和发展旅游两大功能。这意味着用于该线路的轨道交通产品须同时符合多项“极为严苛”的技术指标:极小的转弯半径,以适应萨尔瓦多市中心区的成熟社区,确保拆迁总量降至最低;超强的爬坡能力,以适应山地起伏的地形;运能适中且能灵活调整,为后期逐渐增大的人流量留有足够的调整空间,最终,巴伊亚州轨道交通招标结果显示,来自中国的比亚迪公司提交的云轨方案被认为“十分符合”标书的所有要求,成功中标,订单金额约25亿雷亚尔(约合6.89亿美元)。

“云轨”属于中运力的轨道交通,搭载无人驾驶系统等多项高科技配置,由比亚迪组建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成功打造而成。云轨转弯半径仅为45米,爬坡能力可达10%,编组灵活,单向运能为1-3万人/小时。云轨自推出以来,在全球市场引起不小的震动。除了国内雄安、银川、深圳等多个城市有建设意向之外,在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菲律宾、柬埔寨、埃及等国家都推与比亚迪云轨达成了合作。

以巴西的萨尔瓦多云轨为例,该城市将用于替换已经运营100多年的铁路,工程将分为两期建设,一期约4.6公里,二期约15.4公里,预计分别在2020年年中和2020年年底建成通车。

巴西萨尔瓦多云轨将跨海修建。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此,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总经理李铁表示: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是全球城市两大‘顽疾’,萨尔瓦多云轨将为当地民众带来更加低碳、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是比亚迪推动全球交通革命的重要一步。

如今,比亚迪正沿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步伐,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向全世界输出,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主体企业出海的一张名片。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周雨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