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惠州罗浮山开幕

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李郁英
2016-09-06 02:26
摘要

9月5日,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出席会议,大会同时邀请到屠呦呦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两院院士,以及国医大师王琦等到...

9月5日,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出席会议,大会同时邀请到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两院院士,以及国医大师王琦到场。

大会上,广东省副省长蓝佛安代表地方政府致辞,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参会并致辞。

2091325354

2015年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青蒿素”斩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奖,“青蒿治疟之源”罗浮山也由此声名大噪,引来全世界对中国中医药的关注。大会当天,屠呦呦团队的代表廖福龙教授和众多中医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等参会。

会上陈竺院士作题为“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西医融合的成功范例”的报告,他称,中医能利用一些富含哲理的策略,如“扶正祛邪”与“以毒攻毒”等,治疗重大疾病。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的运用就是根据中医“扶正祛邪”理论及现代诱导分化概念取得的成功。

此前一天,葛洪博物馆在罗浮山朱明洞景区正式建成开馆。罗浮山中医药博览会同期召开。共有28位来自广东省内的知名中医师为群众进行义诊。

葛洪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医药学家,在医学、药学、化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影响世界的巨大成就,他曾隐居在惠州罗浮山30余年,其所著的中医药学著作《肘后备急方》,为我国药学家屠呦呦教授提供了研究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帮助她成功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为解决治疗预防疟疾这一世界医学难题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因此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由此,罗浮山中医药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为纪念1600多年前的这位历史名人,惠州人在他生活行医长达30年的罗浮山为他树立了雕塑与博物馆。葛洪博物馆位于罗浮山朱明洞景区,是由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工程专家设计援建的原大礼堂改造而成的,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分三层楼面展示,其中第三楼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现场操作等形式,展示葛洪夫人鲍 姑的行医故事以及中国科研团队特别是屠呦呦教授研制青蒿素的过程。这对海内外各界人士景仰纪念葛洪、传承弘扬青蒿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编辑 章宇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