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丨刹住送礼风 让校园成为真正的净土

读特评论员 谢仕亮
2019-04-16 07:57
摘要

校园送礼风难刹,其实暴露出的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短板

家长被校园送礼风裹挟而无力自拔,加剧教育焦虑情绪,何其无奈。校园送礼风难刹,其实暴露出的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短板。

“一个送,个个都送;一年给,年年都给”“送了没个完,不送没个底”……这是不少被校园送礼风裹挟的家长矛盾心理的写照。校园送礼风难刹,又引媒体聚焦,半月谈记者最近在多地调查发现,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家长送礼、老师收礼的现象仍难禁止,且送礼风在一些“名校”更为突出,一些家长送礼数额一次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校园送礼风其实是不良社会风气在教育领域的投射,校园是书香之地,本是纯净之土,是培育人才的摇篮,被不良的社会习气所侵蚀,让一些学校家校关系异化成“礼”上往来的田地,实令人堪忧。如何建立良性互动的家校关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们在“送不送礼”这个问题上的矛盾和纠结非一时而积。在给老师送礼的家长们看来,老师收了礼,就会对孩子更上心,能为孩子换取到更多关照和锻炼的机会,于是为了自己的孩子,选择打破原有的教育公平。当“给老师送礼”成了公开的秘密,效仿者渐多且互相攀比较劲,以为礼送得越多为孩子换来的“实惠”就越多,这样便日益推高了送礼的“分量”和“频次”。这样的风气下,一些原先不送礼的家长也会因担心孩子被区别对待而不得不硬着头皮跟风送礼。如此,便形成了一种“送了没个完,不送没个底”的恶性循环。

家长被校园送礼风裹挟而无力自拔,加剧教育焦虑情绪,何其无奈。校园送礼风难刹,其实暴露出的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短板。正如专家所言,当前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在资格考试、绩效评价等方面,多侧重专业知识,对师德师风方面考核不足。教育部门应将师德师风评价纳入教师资格准入、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奖惩考核之中,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加大对“师腐”惩治力度。刹住校园送礼风,让校园成为真正的净土,为孩子营造风清气正的成长环境。

当然,遏制校园送礼风,也要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拉住家长向老师送礼的手。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等方式,加大面向家长的培训力度,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家校关系,共同打造“老师舒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的家校环境。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评论员 谢仕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