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女车主维权最新进展:银保监会要求对奔驰汽车金融开展调查

读特记者 刘思敏 李宇婷 综合网络整理
2019-04-15 22:41
摘要

4月15日,记者致电陕西税务12366客服电话,工作人员称,税务部门密切关注西安利之星奔驰事件,正在积极核实调查西安利之星是否存在偷漏税或涉税违法行为。

关于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小编将4月15日最新进展梳理如下:

【4月15日】

银保监会:已要求北京银监局对奔驰汽车金融开展调查

记者从中国银保监会独家获悉,对于近日媒体热议奔驰女车主被收取“金融服务费”问题,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已要求北京银保监局对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通过经销商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等问题开展调查。银保监会表示,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来源:新华网)

陕西税务部门回应:正核实西安利之星是否存在涉税违法行为

4月15日,记者致电陕西税务12366客服电话,工作人员称,税务部门密切关注西安利之星奔驰事件,正在积极核实调查西安利之星是否存在偷漏税或涉税违法行为。

此前报道,4月13日,哭诉维权奔驰女车主与西安利之星见面协商,首次提出其在不知情时被西安利之星收取了15200余元的金融服务费,当场未获奔驰方回应。4月15日上午,陕西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消费者不了解情况时,收取金融服务费是不合法的,可采用多种渠道维权。

4月15日下午,记者致电陕西税务12366客服热线,询问奔驰女车主被西安利之星4S店收取一笔金融服务费而没有开发票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定,工作人员称,西安利之星如果确实提供了增值税应税行为,就需要开具责任税发票。

“若西安利之星已经进行未(开)票收入申报,那也算申报了,只是没有发票。”她表示,西安利之星奔驰事件,税务部门密切关注,西安利之星是否存在偷漏税或涉税违法行为,正在积极核实调查。

陕西省消协回应“奔驰女车主被收取金融服务费”


维权奔驰女车主称在不知情情况下被收金融服务费一事持续发酵。4月15日,记者从陕西消费者协会了解到,消费者不知情时被收费是不合法的。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称,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和解、到消费者协会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请仲裁机关进行仲裁以及法律起诉等途径进行维权。

西安奔驰女车主公布18分钟谈判实录曝光


车主向记者披露18分49秒原始谈判录音,记者未进行任何剪辑,将录音添加字幕如上。(来源:澎湃新闻)

【早前新闻】

4月14日,奔驰女车主接受采访表示收到了恐吓短信

4月14日,奔驰女车主告诉记者,她已拒绝奔驰方提出的先退款再检测建议,表示愿意等待检测结果出来后依法维权,并请求大家关注事情本身,不要深挖她的个人生活,目前一家人深受其扰。

记者:现在舆论讨论给你带来压力了吗?

奔驰女车主:实际上,在4月12日视频传到网上前,家人一直在躲这个事,后来舆论一直发酵,一边倒,网上说我是演员,是间谍,各种东西向我袭来的时候,我很难过。我的家人不停在安慰我,我决定直面这件事,不再给家人带来困扰,所以我才接受采访。

记者你受到哪些方面的骚扰?

奔驰女车主已经有人不停通过朋友亲人找我,我的手机号被泄露出去,短信微信全都是陌生人的信息,甚至有恐吓,还有人在网上捏造一些关于我的事情。这些对我家人都造成困扰。最重要的是我怕有些人冒名做一些恶事就更不好了。

记者:你有什么想对公众说的吗?

奔驰女车主我想呼吁大家,关注事件本身,不要过分关心我个人,保护我的个人隐私,公平客观地看待这件事。4月12日第一次接受采访时,我已经表明可以不打马赛克了,我愿意面对这件事,带领大家去维权,但不是想让大家来谈论我的长相,是否结婚,在哪儿读书等等,这件事情过后,还会有很多人要维权,应该给维权人应有的尊重,而不是成为他们以后维权的顾虑。

有人说我是演员,诈骗犯

记者:这件事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奔驰女车主现在网上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一些说我是演员,诈骗犯,各种各样的都有。我一直把这件事情认为是合法维权,只是就事论事,也相信能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生活总要继续,希望这个事情能画一个句号。维权是讲道理,这个结果是好是坏我都接受。

我不接受奔驰的退款,退款要有理由,昨天(此处指4月13号)说,按道理我应该是换发动机,但是出于对我的同情,可以退款或者换车。我不接受。

如果对方觉得按照法规应该给我换发动机,那么只要证明这个车没有一点问题,在销售过程中也没有一点问题,那么给我换发动机我是认可的。三包保障的前提是,车交付给我的时候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交付给我的时候,这就是一个问题车,你再误读、断章取义,让我被迫接受一些条款,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记者:维权的过程中,你受到了很多关注,网友也有一些异样的声音,这个过程中你会害怕吗?

奔驰女车主我家人都很害怕,我还好。其实4月11号网上发酵之后,我本来是想躲着,刚开始我觉得很丢人,好多人发给我问,我不承认,说你认错了,长得像的人多了。到12号,我发现网上有人曲解我的意思,把我写成讹钱、诈骗、演员,写什么的都有,我觉得有必要正个声。到昨天(13日)我去工商局交材料,其实内心已经做好准备了,我的态度很明了,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好了。目的非常简单,咱不惹事,也不躲事,不怕事。

各大媒体对此事分别发声

央视新闻客户端:“秀才遇上兵”式的维权困境何时休?

发动机漏油,本来是汽车质量问题,当事人却陷入了“秀才遇上兵”式的维权困境。在强势的经销商和企业面前,弱势的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一次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去哭、去闹,本不应该列入维权选项,却在现实中屡屡奏效。谁该为此负责?谁又该为此反思?有商家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正常维权渠道存在梗阻的问题。如果可以文明维权,又有谁愿意哭闹呢?保护消费者权益,制度和监管缺一不可。对这次奔驰车事件的处理,将对以后的相关纠纷起到重要示范作用。我们期待一个合法、合规、合理的处理结果。我们更期待,在以后的维权事件中,再也听不到消费者的哭诉。

半月谈:维权,不应付出尊严的代价!

“西安奔驰维权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一起普通的商品交易,因为商家的傲慢,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国性舆情事件。奔驰女车主在相关视频中说,“我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人,但是这件事让我几十年的教育受到了奇耻大辱!” 当一个“文化人”决定放下尊严,爬上奔驰车引擎盖来哭诉的那一刻,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人的奇耻大辱,更是整个消费者群体的奇耻大辱。因为,这不是一个特例,而是许许多多“维权难”事件中的一个。

在一场交易中,买卖双方本应是平等的,或者说买方应该处于优势,实际却因为信息差、维权成本等演变为卖方强势,买方弱势。大店敢于欺客的底气在于垄断的行业地位,第三方监管滞后和消费者高昂的维权成本。当单个买家准备下单时,店家可以利用对方对相关权益的不了解来忽悠买家花更多冤枉钱,“西安奔驰维权事件”中无中生有的金融服务费即是典型例子;另一方面,如果付款后产品出了问题,他们又往往有充足的耐力和人力与消费者扯皮。

原本,消费者如果无法通过店家维权成功,还可以寻求第三方的支持。当下并不缺乏第三方监管平台,消费者协会、仲裁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都具有监督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足以为每一位买家提供法律支撑。但政府部门在许多维权事件中回应迟缓、效率低下使得法规和监督权在执行层面上失灵,最终造成了消费者求告无门,只能陷入付出尊严、靠民间舆论场维权的被动局面。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各种问题奔驰车被接二连三地曝出来,地域遍布全国,问题五花八门。人们这才发现,原来看似风平浪静的消费市场之下,是无数个忍气吞声的消费者在买单。在此类事件中,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商家在闹诚信赤字,一些政府部门在闹责任赤字,最终导致了消费者的权益赤字。

要让买卖双方重回对等位置,第三方维权平台的健全十分必要。有关部门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加快反应速度,让消费者求告有门,维权有底气,只有这样才能对试图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家起到震慑作用。此外,建立有影响力的民间评价机构也值得尝试。当店家的违法成本上涨,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自然降低。

“西安奔驰维权事件”其实是整个消费市场的缩影。要让消费者们在维权中保住尊严,买卖双方的契约精神就必须归位,相关部门对消费者的责任意识也必须加强,当然,厂商更要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从源头减少维权概率。只有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买卖环境,让大店不敢再欺客,让消费者维权不再难,从而使买卖双方卖得不亏心,买得更放心。

侠客岛:店大欺客还是有恃无恐?

啥事呢?西安一位女研究生,花60多万买了一辆奔驰。车还没开出4S店,发动机就漏油。

交涉?好,任你研究生摆事实、讲道理,我4S店见你好欺负,就步步紧逼。从答应退钱,变成换车,再变成补偿,最后竟变成了换发动机。可以说,解决方案是越来越倾向4S店,对车主越来越不利。

换发动机意味着什么?发动机作为输出动力的装置,必须和传动、冷却等其他系统相配套,乱换是要出事的。所以,国家有规定,换发动机要登记备案。二手车市场上,你这车换过发动机,那对方完全可以对价格大杀特杀。

眼见自己的权益被侵犯得渣都不剩了,这位女车主放下知识分子的脸面,跑到4S店,坐到车上,舌战群店员。网上有个视频,大家一起体会一下。

“大哥,这个车我没开出门啊,发动机漏油,你跟我讲三包,给我免费换发动机,你觉得合适吗?”

“我今天已经不要脸了,来之前就做好了(丢人)的心理准备,就是要个说法。”

“我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人,但是这件事让我几十年的教育受到了奇耻大辱!我就是太讲道理才被你们欺负。”

好在,咱们岛友都是知书明理的人,岛叔下面还是讲讲道理哈。

能文争,谁愿意武斗

我们常说,有理不在声高。我们还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可在现实中,这话好听不好使。讲道理等于好说话,好说话形同好欺负。在消费维权领域,尤其如此。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有网友就说,挺斯文的一个女孩子被逼成“泼妇”,也是苦了她了。其实这位女车主采取的“降维打击”的维权方式,还是相对温和的。

看以前的报道,有车主跑到4S店外砸车的,有给自己的车举办葬礼的,有拉横幅开骂的,有用马拉车搞行为艺术的,有搭帐篷打持久战的,甚至有人盛怒之下开车冲撞的。

能文争,谁愿意武斗?都是讲道理没人搭理之后,采取的种种过激举动。目的无非是希望引起舆论关注,形成热点,倒逼侵权方从速解决。很多时候,也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15年前,巧了,也是西安。一位小伙子买彩票,中了一辆宝马轿车,可随后他却被告知没有中奖,彩票是假的。小伙子一气之下爬上了7米高的广告牌。这次过激的维权方式,让他赢回了汽车,顺带请彩票承包商、体彩中心几位领导吃了十几年牢饭。

有人说,这叫按闹分配。挺贴切的,挺无奈的,也挺心酸的。

按闹分配

为什么会出现按闹分配?不是道理不好使,而是道理背后的实力对比在发挥作用。

我们看吴道子画的《先师孔子行教像》,画中孔夫子拱手作揖,看着很和气,但腰上挎着剑呢。背后的寓意,可以解读为,要想让人家来听你讲道理,得有让人家来听的实力。

维权就是讲道理。但很多时候,权益受到侵犯的消费者,由于财力、精力有限,处于弱势地位,跟店大欺客的对手比起来,人单力薄。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大言不惭地说,你来告我们吧,我们花大价钱养的律师、法务部门干什么吃的?这是因为大公司、大企业有很强大的实力来支撑他们。

没有实力支撑的道理,就讲不通。

伊拉克讲道理,我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没有实力做后盾,这道理就被美国践踏。美国有实力,美国的道理就管用,就说你有,就打你,有道理也没脾气,谁叫你没实力呢。

毛主席说,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原子弹。这个家伙响了,人家才会坐下来听我们讲道理。

从这个角度说,按闹分配是在谋求为自己提升谈判实力。事情闹大,有了关注后,媒体介入,相关部门介入,这多方实力加持下,消费者的道理就可能让对方真正听进去了。

说到底,还是一个谁来给消费者撑腰的道理。

求撑腰

最有力的撑腰,莫过于相关职能部门了。

有媒体报道,西安女车主维权事情持续发酵后,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此召开了专题会议,并指派了一名分管副局长进行督导。今天,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也发布声明称,已派工作小组前往西安展开调查。

但这也是因为这位女车主闹大了,才引发了职能部门的关注,走的其实还是上热搜、找媒体的路径。对于老百姓来说,经历更多的恐怕不是职能部门拔刀相助,而是推诿踢皮球。

几年前,岛叔做过一个报道,有位工地的承包商,建筑材料被偷,损失七万。找派出所,人家说我们也就管管打架治安,这事得找刑警队;刑警队说这算职务侵占,得找经侦大队;经侦大队说这属自诉案件,得上法院;法院说,你们怎么不报警啊?

事情见报后,公安机关迅速立案。别人不好说,起码这位承包商加深了这一印象:要想解难题,赶紧找媒体。

但是媒体做报道是有选择的,得有新闻性,得有能传播的点,得有奇观效应。这么一来,一方面刷掉了很多不出挑的案例,一方面反向鼓励了更多过激维权、花样维权的出现。

另外,也不能全怪职能部门不作为,说句公道话,人少、事多、预算约束,都在掣肘。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让消费者不需要投入太多成本,问题就可以得到最妥善的解决呢?

几年前,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把“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从消费品、食品等扩充到了所有商品。接下来应该就是不断充实完善,拔刀出鞘了。

商鞅立木,天下都知政府守信;辕门斩子,将士皆明军纪森严。我们不能连古人都不如啊。

【读特新闻+】

维权事件还原

奔驰女车主维权:到底是车的问题?还是4s店的问题?

近日,一段 “奔驰女车主维权”的视频引爆了网络。视频里,这名女子坐在一辆奔驰车的引擎盖上,哭诉买到的车辆发生漏油故障。她为什么不走正常渠道维权?到底是什么把她逼到了车上?

当事车主:你跟我说给你3天时间,我连续给你们了5个3天,15天,15天你不给我个方案,最后给我的方案是换我的发动机。

新车漏油 4S店只给换发动机

据当事车主介绍,3月27日,她在西安某4S店花66万买了一辆新奔驰小轿车,签单提完车后,准备将车开到车管所挂牌,结果这时发现发动机漏油了。打电话给4S店销售后,销售说这是发动机没油了,让她开回来给车加油。

当事车主:奔驰销售就说让我们到对面加油站先去加满油,门口在修路,我们把车往外开,颠了两下,黄灯警示就响了。

记者:这个显示(出来)是在4S店门口?

当事车主:对,是当时(27号)提车,在4S店门口,还没开到加油站。

沟通无果 车主坐上车顶讨说法

随后,奔驰车就一直停在了4S店里。期间当事车主和4S店交涉了三次,解决办法也从退款、到换车,又改为补偿。4月8号,4S店再次推翻之前的方案,说只能换发动机。于是,4月9号,女车主再次来到4S店讨说法,也发生了视频中的一幕。

当事车主:我这个车没开出这个(4S店)门,发动机就漏油,你跟我讲“三包”,说给我免费换发动机?我跟你说我的要求后,你跟我说可以退款可以换车,结果到最后,你们是换发动机,还跟我说让我打12315,你觉得合适吗?

是否达成和解?4s店和车主各执一词

11号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西安高新区的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其公关部门表示,他们应当事人的要求,不便回应此事,但是已和当事人私下达成和解,不过,女车主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当事车主:本人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奔驰官方也好,或者4S店官方也好,给我相对官方一点的回复,都只是跟他们个人销售不停地在联系,所以的话我觉得这件事情并没有解决。

还没开出店门就漏油,这辆奔驰车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如果真的存在质量问题,4S店声称的只能给车主更换发动机,又符合他们口中的三包规定吗?

4S店否认车辆售前有质量问题

记者从西安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了解到,4月11日下午,辖区工商已经和当事的车主取得了联系,确定车主购买的是一辆进口奔驰CLS300型运动轿车,裸车价为58万多,算上贷款手续费以及其他费用合计66万左右。

西安利之星 奔驰4S店工作人员:所有的车辆,每个4S店都是一样的,都会经过厂家的相关检测,包含店里的检测。

记者:这辆车在销售之前,你们到底知不知道这辆车有质量问题。

西安利之星 奔驰4S店工作人员:这辆车没有问题。

记者:那能拿出相关的检验报告让我们看一下吗?

西安利之星 奔驰4S店工作人员:能出具,目前不方便给你们,因为那个上面带有客户的信息。

规定期限内燃油泄漏 可以退换货

所谓三包,就是包修、包退、包换。《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明确,家用汽车产品在保修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免费修理;“三包有效期”内,可办理退货或换货手续。其中,保修期限是不低于3年、6万公里,“三包”有效期限是不低于2年或者是行驶里程5万公里。在退换货需满足的四种情形中,第一条就是,从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60天内或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燃油泄漏,就可以选择换货或退货。

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涛:这个车辆是不是达到解除(合同)的条件,就要看车辆的鉴定报告以及车辆的三包手册,如果说消费者发现汽车销售商存在着故意隐瞒这种缺陷,那么有可能存在着消费欺诈,那么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以内的惩罚性赔偿。

监督部门:已立案调查 责成尽快退车退款

目前,西安市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涉事的“利之星”4S店涉嫌质量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对涉事车辆进行依法封存,并委托法定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同一天,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有限公司发表致歉声明,称已派出工作组尽快与客户沟通,达成解决方案。

13号,市场监管部门再次责成“利之星”4S店尽快落实退车退款事宜,并协调4S店负责人以及车主进行了面对面沟通,店方表示愿意立即退款并道歉,承担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核实后相应的法律责任。但车主表示,目前不接受店方退款,并愿意接受调查核实后依照有关规定,更换发动机或退换车的结果。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记者 刘思敏 李宇婷 综合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