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理137项民生业务!深圳公安工作满意度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读特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宋卓远
2019-04-10 07:30
摘要

深圳实现公安工作满意度两连冠。

记者近日从市公安局获悉,在省委政法委会同省公安厅共同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全省各地市和各县(市、区)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调查中,深圳公安2018年工作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至此,深圳实现公安工作满意度两连冠。

首次实现“飞车抢夺”警情零接报

“儿子还未醒来,但他的梦想已经实现了。”22年前,深圳民警陈文亮在追捕“飞车抢夺”犯罪嫌疑人过程中身负重伤,不幸成为“植物人”;22年后,陈文亮虽仍未醒来,但他立志让“飞车抢夺”在深圳绝迹的梦想已经实现:2018年,深圳110刑事治安总警情同比下降23.1%,连续三年实现20%以上的高降速,其中,“飞车抢夺”110警情首次实现“零接报”。

“飞车抢夺”110警情零接报,是深圳公安以民意为引领不断实现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深圳警方以民意为导向,形成“吸取民意——制定政策措施——收集意见并提升”的闭环,精准对接市民的建议与需求。

何为民意引领?深圳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队副支队长周立群介绍,“什么影响到群众安全感就打击什么,什么让群众不满意就整治什么”。以市民反映突出的电信网络新型诈骗问题为例,去年,深圳公安重拳出击,共起诉跨区域团伙40个,打击战果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全年拦截被骗资金4.13亿元,返还被骗资金8960万元,处置诈骗电话1.5万个,被骗资金拦截率和返还绝对数排名全国前列,并在公安部公布的2018年度全国32个城市(由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及计划单列市组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

此外,针对市民关心的治安热点问题,深圳警方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及“飓风2018”等专项行动,严打各类突出犯罪活动,打掉百人以上涉黑团伙数居全省第一;深入推进全民禁毒工程,在国家禁毒办公布的全国36大城市毒品治理监测情况报告中,深圳禁毒工作六项综合成效排名第一。

市民可在线办理137项民生业务

“您的驾驶证已制作完毕。”从排队算起,用了不到10分钟,市民黄先生就在位于南山区龙井路的24小时车管所拿到了新驾驶证,“效率比以前高多了,真的很方便!”

据了解,目前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39万辆,驾驶人超过446万人。对此,深圳警方研发上线“车驾宝”,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据“车驾宝”发明人、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处考试科科长蔡昌胜介绍,市民用“车驾宝”办理业务立等可取,从受理到出证,10分钟完成,节约了从预约到取证至少三个工作日的时间和出行成本。

此外,深圳公安还率先实现全部66项户政业务“全城通”办理,彻底打通公安户政业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公安出入境业务办理量去年在全国率先突破千万证次,年度业务办理量居全国之最……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放管服”改革的方向,也是深圳打造民生警务的落脚点。近年来,深圳公安立足民生,以“服务零距离,办事一站通”为口号,打造智能化的线上办事便民服务平台——民生警务深微平台,已经实现137项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公安业务在线办理,让市民省心又省力,真正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

13个信息化平台有力提质增效

深圳每万人配置警力数远低于国内其他城市。

警力不足科技补。2018年12月6日,在全国公安机关“畅通大数据服务基层渠道专项工作”暨“智慧公安我先行”现场会上,由深圳警队研发的社区警务“深基平台”,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一等奖。

周立群介绍,该平台通过整合78个内外网系统,将全市“人、车、屋、路、场、组织”等6大类、63种治安“大数据”切分成“块数据”,设置“巡逻防控、治安检查、人屋管理、消防检查、回访倒查”5大功能模块,让民警在云终端上“场景式”完成80%的社区业务,将“口袋信息”转变为“共享信息”,使基础工作真正实现了“情况清、底数明、台账全”,不仅深受社区民警喜爱,更推动了“脚板警务”向“指尖警务”跨越,使精细化、信息化、规范化变为现实。

“深基平台”是深圳公安坚持走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之路,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和“AI+新警务”,全面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打造智能化、集约化、效能化的新时代智慧警务新模式的一个缩影。目前,深圳公安已建成“深云”“深警”“深微”等“深”字头平台13个,上线移动警务APP151个,不断打造智慧新警务“最强大脑”,实现公安机关战斗力和社会治理能力跨越式发展。

网络问政主动倾听民意

记者还了解到,为更好地通民心、听民意、汇民智,不断回应市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圳公安近期还积极开展网络问政活动,就社会痛点、热点问题进行网络调查,主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目前,已有近5万名市民踊跃参与,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对此,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副处长林钊表示,深圳公安将始终立足民生,在打击犯罪、服务民生的基础上,以更加主动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市民沟通,同时以“滴水穿石”的主动宣传不断提高市民防范意识,让深圳更平安,群众更满意。

特评 | “民生KPI”意识助力深圳公安“满意度第一”

近日,在广东省委政法委会同广东省公安厅进行的全省各地市和各县(市、区)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调查中,深圳公安再创佳绩,工作满意度连续两年蝉联全省第一。

抓住改善民生的工作主线,在确保城市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安全感、满意度,深圳公安工作具有强烈的“民生KPI”意识,是深圳公安“吸粉”的重要法宝。

所谓KPI考核,即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是当下在企业管理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管理上尤为流行的管理方法。其理论基础为“二八法则”,也就是将把控关键行为,打通关键领域,作为创造价值的高效途径。而KPI的独特魔力在于,它要求一切工作以战略为中心,尤擅长帮助企业形成“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审视深圳公安近年来种种努力,抓民生重点工作,以提升市民幸福感为战略,“民生KPI”意识已然成为警务工作者的共识。

抓好局部重点,整体工作也能大提质。2018年,深圳实现了“飞车抢夺”警情零接报,这个指标挂零意味着什么?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警务技术限制,“飞车党”气焰一度十分嚣张,深圳人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解决“飞车抢夺”的过程,见证了深圳公安警务技能的提高和治理能力的跃升。在打击“飞车党”的过程中,深圳也探索出了编制社会防控网的有效方案。如今,深圳有“铁骑”、有“警银亭”、有“网格员”,街头见警率与世界接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同时,消灭单项警情带动了刑事治安总警情的连续下降,量变也促成了深圳社会治安状况质的提升。

警务重点在哪里?市民说了算。深圳警方设计了“吸取民意——制定政策措施——收集意见并提升”的闭环,精准对接市民的建议与需求,形成了“KPI”考核中寻找战略指标的科学流程。评判深圳平安与否,可以参考客观的接警率、发案率。但“安全感”“满意度”是不断变化的主观指标,需要不断倾听、调查、了解民意,才能掌握让平安深圳更“有感”的方法。近期已有5万市民参与到深圳公安网络问政中来,说出自己的“痛点”,表明自己的期待。借由紧密联系群众,深圳警方明晰了工作的战略重点。

有了战略重点,“关键领域”也要找准。为了应对市民日益丰富、不断提升的美好生活新期待,深圳公安找到了“提升警务科技”这一重点工作方向,向科技要效率,用科技促警务。针对市民的办证办事需求,深圳警方积极推进“线上办”,实现了137项涉警民生业务在线办理,只跑一次、立等可取的爽快体验,为深圳公安赢得了群众点赞。市民舒心,警察“蜀黍”也能更高效。目前,深圳警队的信息化程度全国领先,研发了13个“深”字头信息化平台,推动了“脚板警务”向“指尖警务”跨越。打通“关键领域”,“民生KPI”意识带来的不是考评压力,反而是服务动力。

深圳公安的“民生KPI”意识,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满意度第一是市民对深圳广大公安干警的最高表彰!

编辑 李怡天

编辑 张颖

(作者:读特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宋卓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